2024年伴随上游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加上国家双碳目标的坚定推进,光伏电站新增装机再破纪录,创新高达到近278GW。高装机的同时,行业面临的挑战也进一步加剧,如部分地区项目消纳不足带来弃光限电率提升,新能源入市造成电价波动等。当前光伏下游市场处在从高规模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阶段过渡的关键时间窗口,政策频出,市场环境快速变化。作为一家行业领先的清洁能源供应商和服务商,公司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多年,已经在国内形成“开发—建设—发电—交易”全链条一体化的电站开发运营体系,业务范围涵盖地面集中式、工商业分布式、户用光伏等各种电站类型,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海外新能源电站投资业务。公司还积极布局储能等新兴业务领域,同时也为客户提供智慧运维、售电、绿电市场化交易、综合降碳解决方案等一揽子综合能源服务。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为公司提供了更强的抵御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风险,跨越产业周期,以及更好的面向未来发展的综合能力。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自持电站规模约6,448MW,自持独立储能电站规模298MWh。2024年度共完成发电约67.14亿千瓦时,实现营业收入47.75亿元,同比上升9.2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24亿元,同比下降15.39%。其中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自持电站装机规模增加致发电量和发电收入提升,同时户用光伏电站滚动开发业务营收规模增长所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光伏行业弃光限电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受制于电力市场政策环境变化,公司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下降所致。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情况具体如下:(一)电站开发与运营业务近年来,公司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灵活应对,凭借自身强大的开发优势和打造多类型高收益新能源电站的产品化能力,持续推行滚动开发、持有、出售这种轻重资产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保障现金流稳定的同时,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业务发展的空间和弹性得到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持续深耕和拓展区域市场,储备更多新能源指标和签约项目;另一方面主动控制自投电站的节奏,充分发挥自身项目资源优势,将自投项目范围锁定在经济发展较好、高消纳和高电价地区。此外公司进一步推进轻资产运营战略,加大电站转让力度,提高开发服务收益,为公司各项业务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应对未来行业的不确定性以及业务多元化布局、新兴业务投入进行相关储备。1、多类型电站有序开发并网公司拥有涵盖地面集中式、工商业分布式和户用光伏等不同类型光伏电站业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持电站装机容量达到6,448MW,增长约20%。其中新增装机并网约1,879MW,较2023年同比下降约20%。其中:(1)地面集中式电站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地面集中式电站持有规模达到3,983MW,全年新增装机并网960MW,主要集中在国内的广东、青海、安徽、福建等省份以及境外的中东地区。地面电站指标获取方面,多年来公司一直在民企领域保持头部优势。2024年,面对多省份政策收紧的环境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公司开发团队在开发业务类型和合作模式上均实现新突破,积极拓展火电灵活性改造、风火光打捆、数据中心负荷、源网荷储定制开发等多元化开发模式。全年合计获取国内地面电站开发指标3,349MW,其中光伏2,789MW,风电560MW,进一步丰富了项目资源储备,为公司电站业务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支撑。(2)工商业分布式电站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工商业分布式电站持有规模达到1,388MW,全年新增装机并网186MW。面对分布式入市的政策预期,公司进一步控制自投项目规模,持续战略聚焦优质客户和优质项目。期间,公司工商业分布式实现新增签约307MW,其中500强公司和上市公司企业占比超80%。过程中公司与京东完成一揽子项目签约合作,并成功落地腾讯怀来东园数据中心“风光储充放”一体化示范项目。(3)户用光伏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户用光伏业务持有规模达到1,077MW,全年新增装机并网733MW,建档548MW,主要并网集中在上半年且以江苏等南方省份为主。过程中,公司推出晶品全款购、整村汇流方案、台区配储方案、户用光伏+AI算力模型等新产品形态,并重点向更具轻资产属性的合作共建预收购模式布局和转型,目前已签约多家资方,重点覆盖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天津、广西和湖北等区域市场。2、电力交易精细运营在新能源电站参与市场化交易的大背景下,公司组织专业运营团队,针对旗下自持电站,通过优化市场化交易策略、积极参与绿电交易等精细化运营方式,稳定甚至提高部分项目的结算电价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甘肃金昌电站合理利用市场机会,通过提前锁定高价中长期合约,择机峰谷套利,全年平均结算电价高于市场均价,其中2024年9月的结算均价达到312.85元/MWh,高于市场139元/MWh,达到省均价180%以上;江西丰城电站2024年通过绿电交易,平均度电电价较燃煤基准价溢价5.5分;安徽来安电站平均度电电价较燃煤基准价溢价5.19分。3、电站转让持续高效推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高效推进“轻资产”运营战略,不断优化公司业务发展模式与资产结构,转让电站获得开发服务收益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了资产周转和资金使用效率。2024年,公司共完成电站转让出售合计790MW,实现资产周转和现金回笼,其中包括地面电站301MW,工商业分布式资产包55MW,户用光伏434MW。此外,报告期内,公司亦有西班牙175MW电站项目完成预出售,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中,待项目建成投运并满足各项交割先决条件后,将按协议进行股权交割。(二)综合能源服务与新兴业务1、储能业务持续放量2024年,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储能政策,涵盖并网调度、市场机制、发展规划等多个方面,独立储能项目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报告期内,公司在全国多点布局储能业务,覆盖网侧和用户侧等多种应用场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持独立储能电站规模298MWh,全年新增网侧储能55MWh、用户侧储能18MWh,新增获取备案储能项目容量超1,970MWh。与此同时,依托于过去开发储备的大量资源,公司目前已有多个储能项目超GWh纳入推进计划中。2、售电业务蓬勃发展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公司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和市场需求,开拓售电业务,建立了高效、快速、完善的售电服务体系,可对电力用户提供从企业接入市场、电力市场化交易、电费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公司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电力购销服务,满足各类用户的电力购销需求,帮助用户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024年,公司售电业务持续盈利,售电导流和其他配套综合能源业务继续推进落地,主要业务省份覆盖江西、四川、山东、安徽、浙江、广东、上海、江苏等地,实现签约电量187亿度,交易电量139亿度,签约客户4,380户。全年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度,同比增长超3倍,绿证交易11.85万张,碳普惠7,028吨,进一步扩大绿色权益交易规模。3、代运维业务稳中有增报告期内,公司运维团队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人效、降低成本,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推行低效电站改造和发电量提升两项专项工作。在保障公司自持电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同时,进一步建设对外业务开发团队,拓展多类型业务渠道,寻求更多利润增长点。截至2024年底,公司代维业务累计代维规模2,536MW,同比增长61.73%,新签约容量1,618MW,其中新拓展客户签约1,264MW,老客户续签354MW,服务对象以央国企和地方能源平台为主。4、虚拟电厂方兴未艾随着中央到地方虚拟电厂相关政策的持续驱动,为可控负荷、新型储能、分布式新能源等灵活性资源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机会,虚拟电厂市场将快速发展。公司旗下综合能源服务商晶科慧能于2022年率先在浙江开展虚拟电厂运营业务,并以负荷聚合商身份助力浙江完成全国首个接入调度系统、参与系统实时响应调节的虚拟电厂项目。当前公司已在浙江、上海、四川、江西、天津五个省份布局虚拟电厂业务,探索电网辅助服务、峰谷套利、EMC、市场交易优化等多元化商业模式。截至2024年底,公司虚拟电厂实现接入容量1,150MW,聚合客户数量超1,200家。5、创新业务多点开花报告期内,围绕“行业领先的清洁能源供应商和服务商”这一定位,公司依托覆盖全国的新能源电站及用能客户优势,深化市场研究,充分挖掘用户需求,持续发展多种类型创新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腾讯河北怀来东园数据中心“风光储”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实现建成投运。该项目整合风力发电、屋顶光伏、储能系统、光储充车棚等多种新能源形式,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打造了绿色数据中心微电网标杆解决方案。公司拥有涵盖余热改造、节能咨询、碳服务、光储直柔微电网等低碳解决方案在内的多个创新业务,均在发展推进中。(三)海外电站投资开发业务公司在海外市场拥有卓越的项目开发能力,良好的金融机构合作关系及成功的EPC管理经验。凭借海外业务的品牌优势和开发经验,公司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海外发电业务。截至2024年末,公司海外项目储备总量超2.4GW,包括光伏、储能、光储一体、数据中心配套等多种类型项目。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储备项目后续开发工作。包括:2022年中标的沙特300MW光伏项目,报告期内实现并网发电;2023年中标的沙特400MW项目顺利完成融资闭合,正在建设中;西班牙175MW项目已经在开工建设中,报告期内已通过预售模式提前与中国华电香港有限公司锁定出售协议;哥伦比亚200MW项目工程总包确定等等。公司海外项目已建立从项目开发到出售的利润闭环模式,未来这些海外项目也将逐步兑现,对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形成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