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许可项目:房地产开发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投资管理;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企业总部管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住房租赁;本市范围内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租赁经营管理;土地整治服务;土地使用权租赁;园区管理服务;创业空间服务;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停车场服务;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体育场地设施经营(不含高危险性体育运动);市政设施管理;工程管理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集成电路销售;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社会经济咨询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市场营销策划;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机械设备销售;电子专用设备销售;建筑材料销售;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房屋拆迁服务;国内贸易代理;销售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产业空间载体 19.60亿 98.83% 8.545亿 99.67% 11.06亿 98.19% 56.40%
其他(补充) 1713万 0.86% 47.03万 0.05% 1666万 1.48% 97.25%
服务业 614.0万 0.31% 240.0万 0.28% 373.9万 0.33% 60.90%
按产品分类 产业空间载体-租赁 10.49亿 52.91% 3.906亿 45.56% 6.588亿 58.51% 62.78%
产业空间载体-销售 9.106亿 45.91% 4.639亿 54.11% 4.467亿 39.68% 49.06%
其他(补充) 1713万 0.86% 47.03万 0.05% 1666万 1.48% 97.25%
按地区分类 上海市 19.64亿 99.00% 8.522亿 99.40% 11.11亿 98.70% 56.60%
其他(补充) 1713万 0.86% 47.03万 0.05% 1666万 1.48% 97.25%
外省 261.8万 0.13% 467.1万 0.54% -205.3万 -0.18% -78.41%
 
2024-09-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园区综合开发 16.65亿 98.96% 6.973亿 100.00% 9.677亿 98.23% 58.12%
投资收益 7062万 4.20% -- -- -- -- --
服务业 566.0万 0.34% -- -- -- -- --
其中:园区载体销售 9.048亿 53.78% 4.378亿 62.77% 4.671亿 47.41% 51.62%
其中:园区载体租赁 7.602亿 45.19% 2.596亿 37.23% 5.007亿 50.82% 65.85%
按产品分类 园区综合开发 16.65亿 98.96% 6.973亿 100.00% 9.677亿 98.23% 58.12%
投资收益 7062万 4.20% -- -- -- -- --
服务业 566.0万 0.34% -- -- -- -- --
其中:园区载体销售 9.048亿 53.78% 4.378亿 62.77% 4.671亿 47.41% 51.62%
其中:园区载体租赁 7.602亿 45.19% 2.596亿 37.23% 5.007亿 50.82% 65.85%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房产分部 12.20亿 99.54% -- -- -- -- --
投资分部 566.0万 0.46% -- -- -- -- --
 
2024-03-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园区综合开发 9.745亿 99.42% 4.124亿 100.00% 5.621亿 99.00% 57.68%
其他主营业务 1.008亿 10.28% 0.000 -- 568.9万 1.00% --
服务业 566.0万 0.58% -- -- -- -- --
投资收益 -1.008亿 -10.28% -- -- -- -- --
其中:园区载体销售 7.260亿 74.07% 3.176亿 77.02% 4.084亿 71.92% 56.25%
其中:园区载体租赁 2.485亿 25.35% 9474万 22.98% 1.538亿 27.08% 61.87%
按产品分类 园区综合开发 9.745亿 99.42% 4.124亿 100.00% 5.621亿 99.00% 57.68%
其他主营业务 1.008亿 10.28% 0.000 -- 568.9万 1.00% --
服务业 566.0万 0.58% -- -- -- -- --
投资收益 -1.008亿 -10.28% -- -- -- -- --
其中:园区载体销售 7.260亿 74.07% 3.176亿 77.02% 4.084亿 71.92% 56.25%
其中:园区载体租赁 2.485亿 25.35% 9474万 22.98% 1.538亿 27.08% 61.87%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园区综合开发 20.02亿 98.84% 8.477亿 99.74% 11.55亿 98.19% 57.66%
服务业 1256万 0.62% 220.5万 0.26% 1035万 0.88% 82.44%
其他(补充) 1088万 0.54% 0.000 -- 1088万 0.93% --
按产品分类 园区综合开发-租赁 10.47亿 51.67% 5.007亿 58.91% 5.461亿 46.45% 52.17%
园区综合开发-销售 9.555亿 47.17% 3.470亿 40.83% 6.085亿 51.75% 63.68%
其他主营业务 1256万 0.62% 220.5万 0.26% 2123万 1.81% 82.44%
其他(补充) 1088万 0.54% -- -- -- -- --
按地区分类 上海市 20.12亿 99.33% 8.457亿 99.50% 11.67亿 99.21% 57.97%
其他(补充) 1088万 0.54% 0.000 -- 1088万 0.93% --
外省 264.5万 0.13% 425.0万 0.50% -160.5万 -0.14% -60.67%
 
经营评述

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资产总额594.03亿元,较年初增长16.46%。归母净资产147.55亿元,同比增长18.59%。2024年1—12月公司营业总收入19.83亿元、投资收益2.1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2亿元。(一)积极履行国企职责使命,聚势而为打造新质生产力公司持续以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为核心,抢抓“产业赛道”布局,深度参与“细分领域赛道”“新兴产业赛道”,拓展出技术能级更高端、产业特征更明显、上下游协同更高效的特色产业园区。一是聚焦产业前沿,坚持强链补链。公司始终关注并支持前沿科技领域的产业投资以及半导体行业发展,持续加强半导体行业的补链、强链工作,促进张江科学城相关科技产业发展。在端侧领域,公司持续深化产业布局,通过战略投资等形式继续参与产业投资。在EDA软件工具领域,公司加速构建自主创新生态,积极引入EDA产业资源整合平台领军企业,同步参与创新中心等的筹建工作。针对RISC-V架构生态方面,公司成功推动RISC-V创新中心落地,将继续推进多个高性能计算芯片项目的招商和落地。在战略企业领域,公司持续聚焦集成电路关键环节,继续引入高性能计算芯片研发类型企业,进一步完善在半导体产业链的战略布局。二是打造产业专业平台,打响产业服务品牌。2024年,公司成功发起并设立了集成电路创新服务平台——张江浩芯。该平台专注于服务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致力于打造一个以集成电路产业为引领的专业化创新服务平台。2024年上半年,张江芯片测试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正式启动。同年7月,该平台开始了试运营;11月份,移动端芯片测试云平台也正式上线。测试平台配备了22台/套国际先进水平的测试设备,此外,平台还拥有约1400平米的千级和万级洁净等级车间,并且拥有多名工作经验超过10年的中青年技术骨干。目前,测试平台能够提供一站式测试服务,包括测试方案开发、软硬件设计、工程测试、小批量测试等。这大大加速了芯片从研发到量产的进程,缩短了企业与下游工厂的对接时间,促进了科创成果的落地。2024年公司成功举办张江高科芯谋研究(第十届)集成电路产业领袖峰会、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以及中小型特色品牌活动共65场,累计参会人员超3万人。其中,12月举办的上海集成电路2024年度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三十届集成电路设计业展览会(ICCAD-Expo2024)吸引超过400家企业参展,参会人数突破6000人,刷新ICCAD-Expo活动的历史纪录。三是多措并举、招才引智,打造产业人才高地。为加大园区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公司连续第四年举办“895人才汇”,2024年公司组织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32家企业,携带1100多个岗位到上海、西安、南京三地开展校企双选会;参与“2024浦东新区全球名校人才直通车北京春季宣介专场活动”;联合行业协会及专业产业机构共同举办“2024年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力资源高峰论坛”等活动。通过组织园区集成电路龙头企业与高校交流对接、举办第六届浦东新区长三角集成电路技能竞赛、发布《长三角智能感知芯片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促进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交流,打造产业人才高地。(二)产业“投资+培育”持续壮大,全力打造科技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一是“直投+基金”,多元投资。通过有效聚合资本市场资源,多链融合加快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生态蓬勃发展。基金方面。顺利完成张江燧锋二期基金的工商设立、基协产品备案、二关签约等工作。专注于早期投资的天使基金--张江燧玥基金也已完成基协备案。直投方面。加大对具有重要影响力企业的追投力度,积极参与上汽集团高端电动车品牌智己汽车B轮融资,完成出资2亿元;参与投资EDA创新中心,进一步融入产业赛道,打造全流程国产EDA生态。截至2024年末,累计投资规模已超95亿元。其中,直投项目56个,投资金额40.77亿元;参与投资基金30个,认缴出资54.64亿元,撬动了588.96亿元的资金规模。投资方向上,集成电路占28%、生物医药及器械占20%、新能源汽车占35%、新一代信息技术占8%、智能制造占8%。项目退出方面。合理执行减持工作,分别对微创医疗部分股权、华勤技术、恒玄科技、康希通讯的全部股权进行了减持,浩珩张江燧锋基金南芯和赛默罗实现了部分退出,瑞石项目完成退出协议签署。投资企业中已上市54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16家、主板20家、创业板7家、新三板2家、境外9家。二是成立专项工作组,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公司抽调骨干成员,组建专项工作专班,厘清产业转型战略目标,与多家专业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券商并购团队、财务顾问(FA)、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评估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建立项目储备库,对半导体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全面梳理,通过调研交流等形式覆盖多个细分赛道的项目,对产业转型进行研判。三是“创新基地+创业营+天使基金”,三位一体培育创新企业。依托895孵化器,提升产业培育浓度,全方位服务科技产业初创企业。公司895孵化器获评2024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评A级、完成上海市人社创业示范基地及市区两级孵化器年度考评。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末,895创新基地新增25家创新企业;895创业营成功举办第十四季宽禁带半导体专场,第十五季封测专场成功开营,895创业营已入营437家企业,实现从服务创业到服务产业的升级。(三)科创空间载体建设有力,持续发力产城融合进展2024年,公司整体开发节奏稳妥有序,在建项目20个,总建筑面积约334万平方米。全年新开工项目2个,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年内竣工项目9个,总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在建项目计划未来3年内全部完工。一是调整规划、谋篇布局,更新科创空间。积极推动张江西北区城市更新与规划调整,完成了08-02、16-02、15-02等多项地块的更新方案初稿,为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先行谋划蓝图。二是安全管理、降本增效,提升竞争能力。公司通过主动作为、全员参与、覆盖全阶段等方式,完成了8个项目的成本优化方案,并举办成本优化系列培训分享、制定成本优化指导手册。三是聚焦交通基建、人才公寓,打造科创社区助力产城融合。积极配合13号线东延伸工程建设,推动高科中路站地铁结建、丹桂路站施工腾地等相关工作。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的集贤天地保租房改造项目,集设园集睿公寓将以更好房型、更好设施来为人才提供居住服务。(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释放企业改革效能一是深化企业改革,做好战略投资管理。结合国资委改革深化行动工作要求,公司制定张江高科深化改革行动方案,围绕产业组织定位,以转型科技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为目标,明确公司两大核心主业——产业投资和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服务。二是规范公司治理,有效开展市值管理。2024年6月,公司顺利完成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方面,公司持续保持高标准,荣获上海上市公司协会“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最佳实践案例”、上海证券交易所“A”类评价等荣誉。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已进入起步阶段,2025年度将发布首个ESG报告。三是强化制度建设,护航公司行稳致远。以制度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对公司原有的253项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和完善,形成以公司章程为统领,基本管理制度为纲要,横向覆盖、纵向贯通的三级制度体系,保证公司主要业务、主要工作实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加大对重大项目的风险评估审核,坚持企业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管理同步进行、同频共振。(五)党建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持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加强党的基础建设,筑牢基层战斗堡垒。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拧紧责任链条,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整体合力。着力抓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创新法治建设路径方法。公司特色法治文化线上展厅被评为“浦东新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895法治观察点”成功入选浦东新区基层法治观察点。二是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抓实巡察整改工作。公司党委将“实”的要求贯穿党纪学习教育始终,共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7次,读书班2次,党委书记上纪律党课1次。针对巡察反馈问题,切实落实整改主体责任,成立整改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建立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到位。三是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提升党建工作质效。围绕“895”先锋“1+5”品牌体系打造,聚焦“争先锋促发展建新功”,推出“铭于思学深悟透、笃于行步履不停、润于心文化融情”三个子主题,开展895课堂、895先锋站交叉科学论坛、895创客邻里节、895孵化器青年微活动、895青年夜校、廉洁文化阵地建设、895人才汇等活动,获得浦东发布、浦东党建、浦东国资、劳动报、上观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895先锋站”入选浦东新区2024年度党员教育培训优秀阵地;“895先锋”被评为2023—2024年度区属企业“先锋党建品牌”。承办“海创浦东”大赛,打造24小时科创社区,相关经验做法入选上海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实践案例。(六)数智科技引擎充分激活,持续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坚持“科技赋能乡村智治”,推动“数字乡村云平台”升级改造,开发美丽乡村、智慧大棚、智慧助老等多个应用场景,通过数据可视化,实现“一图知乡村一图治乡村”。完成“张江高科棋杆村田园公寓”建设,将民宅改建造成为高品质、高标准的公寓项目,帮助张江科学城企业解决产业人才“职住不平衡”矛盾的同时,为当地村民创造更多“增收机会”“就业机会”。实施895先锋志愿者“老吾老计划”,与棋杆村、沈西村等10个村共同签署“适老化改造”项目协议,为乡村老人提供智能马桶盖、燃气报警器、智能感应灯等智能改造服务。与周浦镇沈西村共建,对该村睦邻点开展智慧大屏、健康手环、日常健康检查一体机、智慧打卡、健康报告等一系列的智慧化改造,打造浦东新区第一家“智慧”睦邻点。(七)产业人才队伍聚木成林,深度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抓住业务规模扩展、子公司实体化运作、产业服务平台建设等改革契机,以市场化、专业化、年轻化为导向,引进人才24人,其中母公司14人,子公司10人。超四成新进员工聚焦关键业务,职能覆盖投资管理、产业服务及产业招商等领域。切实落实“两计划一行动”方案,共推荐15人次优秀中层干部、16名90后青年员工进入新区“两计划一行动”名单,推荐1名中层干部参加区层面攻坚项目,推荐2名核心骨干参加全区专项工作,选派4名中层干部参加“国资凌云”培训班,选派2名干部员工参加区国资委开展的“三跨”挂职交流学习。举办“张江高科大讲堂”、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并购重组专题培训班、青年员工实训营等活动,以攻坚项目、轮岗挂职、专题培训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员工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助力公司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