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汽车零部件 | 37.49亿 | 98.32% | 29.81亿 | 98.08% | 7.676亿 | 99.25% | 20.47% |
其他(补充) | 6409万 | 1.68% | 5828万 | 1.92% | 581.3万 | 0.75% | 9.07% | |
按产品分类 | 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 22.83亿 | 59.88% | 18.91亿 | 62.20% | 3.925亿 | 50.75% | 17.19% |
EGR系统及传感器 | 8.226亿 | 21.57% | 5.842亿 | 19.22% | 2.384亿 | 30.83% | 28.99% | |
汽车用橡塑类零部件 | 6.431亿 | 16.86% | 5.064亿 | 16.66% | 1.366亿 | 17.66% | 21.24% | |
其他(补充) | 6409万 | 1.68% | 5828万 | 1.92% | 581.3万 | 0.75% | 9.07% | |
按地区分类 | 境内 | 30.10亿 | 78.93% | 23.63亿 | 77.73% | 6.471亿 | 83.67% | 21.50% |
境外 | 7.392亿 | 19.39% | 6.187亿 | 20.35% | 1.205亿 | 15.58% | 16.30% | |
其他(补充) | 6409万 | 1.68% | 5828万 | 1.92% | 581.3万 | 0.75% | 9.07% | |
2024-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 10.33亿 | 59.53% | 8.324亿 | 61.20% | 2.009亿 | 53.48% | 19.44% |
EGR系统及传感器 | 3.764亿 | 21.68% | 2.663亿 | 19.58% | 1.101亿 | 29.30% | 29.25% | |
汽车用橡塑类零部件 | 3.261亿 | 18.79% | 2.614亿 | 19.22% | 6466万 | 17.21% | 19.83% | |
按地区分类 | 境内 | 13.51亿 | 77.84% | 10.78亿 | 79.26% | 2.730亿 | 72.68% | 20.21% |
境外 | 3.575亿 | 20.60% | 2.706亿 | 19.90% | 8691万 | 23.14% | 24.31% | |
其他(补充) | 2719万 | 1.57% | 1146万 | 0.84% | 1574万 | 4.19% | 57.87% | |
2023-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汽车零部件 | 32.28亿 | 97.71% | 24.87亿 | 97.74% | 7.408亿 | 97.60% | 22.95% |
其他(补充) | 7565万 | 2.29% | 5746万 | 2.26% | 1819万 | 2.40% | 24.05% | |
按产品分类 | 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 20.56亿 | 62.25% | 16.31亿 | 64.10% | 4.253亿 | 56.03% | 20.68% |
汽车用橡塑类零部件 | 6.511亿 | 19.71% | 4.943亿 | 19.42% | 1.568亿 | 20.66% | 24.08% | |
EGR系统及传感器 | 5.961亿 | 18.04% | 4.192亿 | 16.47% | 1.770亿 | 23.32% | 29.69% | |
按地区分类 | 境内 | 24.86亿 | 75.25% | 18.98亿 | 74.60% | 5.879亿 | 77.45% | 23.65% |
境外 | 7.419亿 | 22.46% | 5.890亿 | 23.15% | 1.530亿 | 20.15% | 20.62% | |
其他(补充) | 7565万 | 2.29% | 5746万 | 2.26% | 1819万 | 2.40% | 24.05% | |
2023-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 9.144亿 | 61.27% | 7.418亿 | 63.09% | 1.726亿 | 54.48% | 18.88% |
汽车用橡塑类零部件 | 2.943亿 | 19.72% | 2.340亿 | 19.90% | 6030万 | 19.03% | 20.49% | |
EGR系统及传感器 | 2.531亿 | 16.96% | 1.852亿 | 15.76% | 6789万 | 21.42% | 26.82% | |
其他(补充) | 3073万 | 2.06% | 1468万 | 1.25% | 1605万 | 5.06% | 52.21% | |
按地区分类 | 境内 | 10.62亿 | 71.13% | 8.816亿 | 74.98% | 1.801亿 | 56.83% | 16.96% |
境外 | 4.002亿 | 26.81% | 2.794亿 | 23.77% | 1.207亿 | 38.11% | 30.17% | |
其他(补充) | 3073万 | 2.06% | 1468万 | 1.25% | 1605万 | 5.06% | 52.21% | |
2022-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汽车零部件 | 26.12亿 | 97.85% | 20.27亿 | 98.13% | 5.854亿 | 96.92% | 22.41% |
其他(补充) | 5729万 | 2.15% | 3866万 | 1.87% | 1863万 | 3.08% | 32.51% | |
按产品分类 | 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 16.21亿 | 60.73% | 12.63亿 | 61.13% | 3.586亿 | 59.36% | 22.11% |
汽车用橡塑类零部件 | 5.500亿 | 20.60% | 4.546亿 | 22.01% | 9544万 | 15.80% | 17.35% | |
EGR系统及传感器 | 4.410亿 | 16.52% | 3.096亿 | 14.99% | 1.314亿 | 21.75% | 29.79% | |
其他(补充) | 5729万 | 2.15% | 3866万 | 1.87% | 1863万 | 3.08% | 32.51% | |
按地区分类 | 境内 | 19.95亿 | 74.74% | 15.36亿 | 74.37% | 4.590亿 | 75.99% | 23.00% |
境外 | 6.171亿 | 23.12% | 4.907亿 | 23.75% | 1.264亿 | 20.93% | 20.48% | |
其他(补充) | 5729万 | 2.15% | 3866万 | 1.87% | 1863万 | 3.08% | 32.51% | |
(一)主要业务腾龙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汽车热管理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公司依托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汽车发动机节能环保零部件两大业务板块,汽车电子业务板块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客户提供广泛应用于传统发动机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同时公司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有着积极的布局和拓展。1、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业务板块主要产品为汽车空调管路、热管理集成模块(适用R134a及R744冷媒等)、汽车热管理系统连接硬管及附件、电子水泵、气液分离器、板式换热器等;2、汽车发动机节能环保零部件业务板块主要产品为EGR(汽车废气再循环)系统、汽车胶管、柔性节(汽车用波纹管)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等。3、汽车电子板块主要产品包括车载无线充电、数字钥匙、车载冰箱等。(二)主要客户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吉利、上汽、比亚迪、小鹏、赛力斯、理想、本田、沃尔沃、福特、大众、Stellantis、通用五菱、一汽、长安、长城、东风、广汽、蔚来等多家国内外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也包括法雷奥、马勒、翰昂、大陆、博世等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并通过系统供应商配套于玛莎拉蒂、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丰田、大众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产品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南美等地。1、公司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业务,主要面向乘用车客户,主要客户既包括本田、沃尔沃、大众等外资/合资品牌和吉利、上汽、比亚迪、广汽、长城、上汽通用五菱等国产自主品牌,也包括问界、理想、蔚来、小鹏、零跑等造车新势力品牌。2、EGR业务主要面向商用车、乘用车、非道路机械及海外售后客户。3、汽车胶管业务,商用车客户主要包括: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北汽福田、安徽江淮等;乘用车客户主要包括吉利、长安等。4、汽车电子业务,主要客户包括:吉利、长城、上汽、广汽、上汽通用五菱、蔚来、赛力斯、东风等。(三)业务模式1、生产模式公司生产模式为“非标定制、以销定产”。公司在接受客户订单以后,按照客户确定的产品规格、供货时间、质量和数量及时制订生产计划并组织安排生产,并兼顾市场预测保持适度库存。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模式为“以产定购”。公司采购部根据月度订单情况及下期生产需求量并结合原材料实际库存状况制定采购计划。3、销售模式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绝大部分为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配套,部分产品为汽车零部件一级系统供应商供货。(四)业绩驱动因素1.外部驱动因素:公司主要产品绝大部分为OEM市场,面向下游整车厂客户,产品销量受到下游整车消费情况影响。2.内部驱动因素:提升研发能力,加强整体研发实力建设,扩大产品线丰富程度,提升产品综合竞争能力。持续做好市场开拓,实现客户结构、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及改善。同时继续加强成本控制能力,实现有效降本,提升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