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地缘冲突和海外高通胀情况未有缓和,因而全球经济复苏趋缓。需求端预期减弱,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仍处于高位运行,钨后端市场需求预期总体承压产品价格上涨滞后,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一)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实现营业收入174,902万元,同比减少2.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6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50万元,同比增加7.56%。经营业绩变动原因主要系:1、根据中钨在线网站统计,2024年65%黑钨精矿均价13.70万元/标吨,同比2023年12.01万元/标吨,上涨约14.07%,全年均价稳步抬升,涨幅在12%~15%左右,5月份达到价格最高点15.7万元/标吨后逐渐回落。市场后端产品需求并无明显增长,导致公司产品毛利下降。2024年,下游光伏硅片行业整体开工率较低,导致公司光伏钨丝产品开工率及销售额未达预期,故总体利润呈亏损状态。2、光伏用钨丝属公司新产品,公司加大对新产品技术研发,储备产品技术迭代和升级的竞争力,导致公司研发费用增加。3、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各业务的实际经营情况、市场变化等因素,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刀具和部分钨丝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3,100.07万元,主要为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等。(二)报告期内,总体生产情况如下:(1)碳化钨粉产量和销量分别减少18.68%和11.48%,公司将不断的优化和更新设备,采用智能化控制模式,降低人力成本,提升设备自动化运行程度,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升产销量。APT生产方面,生产所需化工辅料及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化工辅料及能源的使用,将加大钨回收料的使用力度。硬质合金方面,从第四季度起,国家开始启动各项大工程基建项目,公司硬质合金全年产量和销量均出现一定幅度的提升,分别为15.83%和31.93%。公司将持续加大硬质合金产品的研发,优化烧结工艺,淘汰部分老旧落后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把握国家扩大内需的契机,提高硬质合金产销量。(2)精密刀具业务精密刀具方面,公司进行经营性战略调整,已出售刀具相关生产设备,基本退出精密刀具业务,将资源集中在更具前景的业务领域,以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及盈利。(3)超细钨丝项目的建设情况光伏硅片大尺寸、薄片化趋势愈演愈烈。通过降低硅片厚度,可以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节省用料,从而降低硅片成本。根据CPIA,行业主流P型单晶硅片厚度从2020年的170μm降至2023年的155μm,用于异质结的硅片电池厚度由2021年的150μm降至2023年120μm,用于TOPCon的硅片电池厚度由2021年的165μm降至2023年的125μm。金刚线细线化是硅片薄片化发展的刚性需求。金刚线线径越细,切割锯缝越小,在切片过程产生的锯缝硅料损失越少,同体积的硅料锭出片数越多。与此同时,更细的线径,意味着破断力更低、电阻更大,对设备的运行速度、匹配度要求更高,需要准确把握镀层厚度,并匹配与之相对应的金刚石型号。金刚线目前主流常规产品母线为高碳钢丝。细线化推动钨丝在金刚线“母线”中的需求加速与扩容,钨丝优秀的物理特性抗拉强度高,同等破断力下线径可以更细,细线化潜力更大。钨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具有高密度、高熔点、高耐磨性、高电导率、高硬度等物理性质,钨基金刚线更耐高温,具有更强的抗拉强度,而且可以在同等破断力下将线径做的更细。未来钨丝线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随着光伏经济性逐步凸显,全球光伏装机市场持续旺盛,金刚线线耗会随着线径减小和硅片减薄而增多。报告期内针对近年来新的钨制品市场应用端变化,在光伏细钨丝方向进行研发拓展。公司研发生产的超细钨丝线径在26-33μm,抗拉强度达到6000-6600N/mm2,于第四季度送样验证,已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截至本报告披露之日,潮州凤泉湖厂区已具备月产5亿米的生产能力,公司正在全力推进年产300亿米超细钨丝的建设项目。报告期内,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2025年,公司会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以国家提出高质量发展、振兴制造业的理念为契机,加强公司人才梯队的培养,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以设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重点,积极调整资源配置,提高公司组织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集中力量将公司资源往钨丝及高端硬质合金材料倾斜,促进企业向高端制造升级。同时,完善营销网络,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巩固和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加大销售力度,拓展国内外市场,发展更多客户资源。公司将继续努力改善公司经营业绩,回报股东投资。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通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从APT到硬质合金的产品体系。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氧化钨(包括黄色氧化钨、蓝色氧化钨、紫色氧化钨等)、钨粉,碳化钨粉、钨合金粉及钨硬质合金等深加工产品。注:红色线框内为公司目前所生产的产品,其中碳化钨粉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3、主要经营模式(1)公司生产模式公司的粉末系列产品生产模式是以订单式生产为主。根据销售部门接收的订单安排生产计划,组织人员进行生产。同时,结合销售预测、库存情况及生产周期进行中间产品的备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及对客户产品订单的响应速度。硬质合金棒材生产模式除订单式生产外,会形成部分库存,以提高客户交付的响应速度。(2)公司销售模式公司采用了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这两种销售模式都属于买断式销售。直销模式下,公司开拓客户,销售人员直接联系客户推广。经销模式下,公司产品直接销售给经销商,经销商负责产品销售并自负盈亏。同时,公司为经销商的下游客户提供技术指导,下游客户的使用反馈也直接提供给公司。在实际经营中,大部分业务均直接与用户对接,客户向公司提出产品的具体要求,公司再安排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3)公司采购模式公司根据物料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采购模式。对于钨精矿,按照生产计划进行采购,结合钨精矿的库存确定采购量,并根据供应商报价以及三大网站(亚洲金属网、中华商务网、伦敦金属导报)的报价情况确定采购价格。综合考虑正常采购流程及突发情况两方面因素,公司钨精矿通常需要1-2个月的安全库存。对于APT,公司根据自产APT数量与所需APT的耗用量之间的缺口进行补充采购。同时,针对两种生产原料的采购,公司会根据市场价格的走势进行库存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