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范围
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通用设备修理;气体压缩机械制造;气体压缩机械销售;汽轮机及辅机销售;汽轮机及辅机制造;仪器仪表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计算机系统服务;软件开发;数据处理服务;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石油钻采专用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高端装备制造 4.286亿 77.63% 3.098亿 74.92% 1.189亿 85.72% 27.73%
能源与能源服务 1.235亿 22.37% 1.037亿 25.08% 1981万 14.28% 16.04%
按产品分类 装备及备件销售 4.275亿 77.42% 3.097亿 74.91% 1.178亿 84.92% 27.55%
油气开采与销售 6229万 11.28% 5573万 13.48% 656.9万 4.74% 10.55%
技术服务 4684万 8.48% -- -- -- -- --
其他(补充) 1026万 1.86% 1074万 2.60% -47.51万 -0.34% -4.63%
软件销售 527.9万 0.96% -- -- -- -- --
按地区分类 境内 4.536亿 82.15% 3.352亿 81.08% 1.183亿 85.33% 26.09%
境外 9856万 17.85% 7823万 18.92% 2034万 14.67% 20.63%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高端装备制造 2.984亿 87.64% 2.273亿 86.67% 7114万 90.91% 23.84%
能源及能源服务 4207万 12.36% 3496万 13.33% 711.6万 9.09% 16.91%
按产品分类 装备及备件销售 2.969亿 87.20% 2.259亿 86.13% 7103万 90.77% 23.92%
其他主营业务 4289万 12.60% 3577万 13.64% 712.4万 9.10% 16.61%
其他(补充) 70.26万 0.21% 60.02万 0.23% 10.23万 0.13% 14.57%
按地区分类 境内 2.870亿 84.29% 2.175亿 82.95% 6948万 88.78% 24.21%
境外 5349万 15.71% 4471万 17.05% 877.8万 11.22% 16.41%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高端装备制造 5.442亿 82.89% 4.235亿 81.22% 1.207亿 89.31% 22.18%
能源与能源服务 1.124亿 17.11% 9791万 18.78% 1445万 10.69% 12.86%
按产品分类 装备及备件销售 5.389亿 82.07% 4.198亿 80.50% 1.191亿 88.11% 22.10%
油气开采与销售 5943万 9.05% -- -- -- -- --
技术服务 4643万 7.07% -- -- -- -- --
其他 1077万 1.64% -- -- -- -- --
软件销售 108.9万 0.17% -- -- -- -- --
按地区分类 境内 5.563亿 84.73% 4.396亿 84.32% 1.167亿 86.31% 20.97%
境外 1.003亿 15.27% 8177万 15.68% 1851万 13.69% 18.46%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高端装备制造 3.450亿 88.77% 2.873亿 88.09% 5773万 92.32% 16.73%
能源及能源服务 4363万 11.23% 3883万 11.91% 480.6万 7.69% 11.01%
按产品分类 装备及备件销售 3.448亿 88.72% 2.873亿 88.09% 5753万 91.99% 16.69%
油气开采与销售 2935万 7.55% 2718万 8.33% 217.2万 3.47% 7.40%
其他主营业务 1330万 3.42% 1079万 3.31% 250.8万 4.01% 18.86%
其他(补充) 118.8万 0.31% 86.26万 0.26% 32.58万 0.52% 27.41%
按地区分类 境内 3.547亿 91.27% 2.962亿 90.84% 5846万 93.48% 16.48%
境外 3393万 8.73% 2986万 9.16% 407.7万 6.52% 12.01%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高端装备制造 3.387亿 73.02% 2.671亿 71.27% 7158万 80.38% 21.13%
能源及能源服务 1.251亿 26.98% 1.076亿 28.73% 1747万 19.62% 13.96%
按产品分类 装备及备件销售 3.379亿 72.86% 2.671亿 71.26% 7085万 79.57% 20.97%
油气开采与销售 6409万 13.82% 5424万 14.47% 984.6万 11.06% 15.36%
技术服务 4841万 10.44% 4590万 12.25% 250.2万 2.81% 5.17%
软件销售 894.2万 1.93% 665.7万 1.78% 228.5万 2.57% 25.55%
其他(补充) 444.9万 0.96% 88.91万 0.24% 356.0万 4.00% 80.01%
按地区分类 境内 3.584亿 77.28% 2.846亿 75.94% 7386万 82.94% 20.61%
境外 1.054亿 22.72% 9018万 24.06% 1519万 17.06% 14.41%
 
经营评述

公司是一家高科技、集团化、国际型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综合能源服务商,依托国内领先的油气勘探开发专业软件及技术服务起家,经过多年的成长与发展,构建了以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为中心,与能源及能源服务业务相互融合、互为一体的业务格局。公司装备产品可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天然气输送、天然气液化、绿色能源、绿色发电及储能等领域,作为“三大石油公司”多年优质服务商,公司可提供专业测井车及固井车等设备,在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服务、工程作业技术服务方面公司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相应业务资质和领先的技术水平。公司旗下主要子公司有新锦化机、新赛浦、博达瑞恒、RRTL、川油设计、金陵能源等,主要业务分为两大板块:高端装备制造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凭借专业的透平机械技术、精湛的加工制造工艺、可靠的产品质量以及优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重要子公司新锦化机在透平机械领域具有良好的口碑,是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也是中国通用机械协会会员单位,拥有国内先进的透平机械生产制造基地;凭借着近年来在生产工艺、技术创新等方面向绿色低碳方向的成功探索,新锦化机在报告期内荣获“2024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单位称号”。公司集离心式压缩机、工业驱动汽轮机及其成套设备等通用机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和服务于一体,业务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1、产品优势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NEWJCM”品牌离心式压缩机、工业驱动汽轮机及其成套设备,是国内外生产合成氨、尿素、烧碱、甲醇、乙二醇、氨基酸的关键装备,公司在合成气压缩机组(合成氨装置、甲醇装置)、CO2压缩机组(尿素装置)、氯气压缩机组(烧碱装置)的技术水平已处于国际第一梯队,具有领先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是公司打开国际市场的优势产品;在绿色能源领域,率先布局氢基能源(绿氢氨一体化、绿色甲醇压缩)及前沿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CO2储能、氨储氢等应用);在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领域,实现50万吨“乙烯三机组”重大装备的市场突破;为我国超临界CO2循环发电提供关键设备的支持,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套超临界CO2循环发电压缩机和透平机组,技术延展性持续获得验证。2、产品性能方面:公司压缩机组能够确保连续运转5年以上,寿命不低于20年,满足客户降本增效、平稳运行的最核心需求;公司持续进行模型级的细化,以此不断地提高产品性能,满足客户更多个性化需求。3、产品制造方面: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产订购”的采购模式、以单件产品生产为主的设计、制造模式和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已形成高端定制化的产品发展路线。4、维修服务方面;满足客户高定制化诉求、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是公司应对市场形势变化的积极措施,“迅速反应和及时准确”是公司服务的一贯宗旨。基于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产品经验,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安装调试、备品备件、检修抢修、监测诊断、维修保养、机组改造、技术咨询、客户培训等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机组检修业务现覆盖国内外主流品牌,在透平机械检修领域建立了专业服务优势。在石油测井车、橇装设备、阀门等石油专用设备领域,公司拥有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并建有国内领先的专业能源测井与测试装备生产基地。公司具备国家工信部汽车改装资质、世界车辆制造厂识别代号证书以及全国各大油田的设备入网证,是国内外油田服务企业的优质供应商,旗下“华美”品牌在国内石油测井车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围绕客户效率提升的广泛诉求,公司持续优化产品体系和产品性能,助力客户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高质量转型。长期以来,公司产品以全球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化标准为要求,不断升级业务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公司不仅可以满足国内设备更新、国产化升级替代需求,同时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辐射全球市场的业务竞争力。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新兴市场,随着公司国际化团队的建设、业务推广能力的加强,公司装备制造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发展空间日益广阔,从单一装备设备出口向“装备设备+维修服务+运维支持”一体化升级,为公司国际业务增长夯实基底。能源及能源服务公司拥有位于南美的油气资产,在能源服务业务领域根基深厚。我们专注于油气勘探开发专业软件的研发、销售、服务业务,在综合能力、完整程度、产品齐全度及先进性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公司具备EPC总包能力,能够向客户提供从设计到施工、从建设到工程作业的全系列技术服务。在能源及能源服务领域,公司已形成“资源-技术-工程”的闭环生态。公司拥有位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以下简称“特多”)南部总面积达17,300英亩的MomeDiablo、SouthQuarry、BeachMarcelle三个油田区块的勘探作业和开采权益。公司开采的石油定向销售至特多国家石油公司,目前公司已通过业务整合和组建管理团队,加强油田勘探力度,提升精细化开发水平。通过钻探新井、老井复产和在产井的增产作业措施,继续提升油田产量。在油气勘探开发软件的研发、销售、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EPoffice一体化软件平台,聚合了储层预测、裂缝预测和压力应力预测等技术,包含26个模块、8个软件产品,系地质、地球物理研究的大型一体化软件平台,为国内外石油公司提供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在地震基础理论研究、山前复杂构造带、海洋等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与综合解释、储层预测、非常规油藏评价、海外风险探区远景目标评价和储量评估、油藏建模、油藏工程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特色专利技术和适合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技术服务体系。报告期内,公司优化软件升级,完成三压力预测软件GPA的研发并已实现销售,进一步延伸了公司油气勘探开发软件的产品链条;以优质的服务质量和专业的技术团队,持续向油田客户提供非常规油气综合研究服务。在工程作业技术服务领域,公司具有燃气工程、长输管道甲级资质,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行业、市政行业以及电力行业的相关工程设计及资质范围内的工程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和相关技术咨询与管理服务,在业内拥有良好的信誉。1、概述面对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格局,在实控人与控股股东的大力支持下,董事会以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强化科学决策和战略落地。公司坚持以高端装备制造与能源绿色服务为双轮驱动,依托技术创新和全球化的市场布局,持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和市场份额,展现出强劲的抗周期能力和发展韧性,不断夯实发展根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213.95万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务营收42,862.65万元,同比减少21.24%,受部分项目建设延缓影响,板块营业收入规模同比有所下降;能源及服务业务营收12,351.30万元,同比增加9.93%,主要是受报告期内工程验收以及RRTL产量上升以及油价增长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业务发展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国内业务稳步发展公司紧抓行业“存量技改+增量集约”机遇,深度参与能源化工行业装备转型升级。发挥公司在合成氨、尿素、甲醇生产装置技术优势,积极拓展工业用氨市场,取得良好成绩。报告期内,公司签约国内某客户75万吨合成氨、100万吨复合肥项目合成气压缩机组,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国内单套生产能力最大的合成氨装置;在工业用氨领域,公司为国内某客户己内酰胺产业链配套节能减碳一体化项目提供的合成氨装置合成气压缩机组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并且成功中标国内某化工公司40万吨己二腈及原料配套项目合成氨压缩机。公司通过生产线优化与管理提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产品交付效率,构建全流程履约保障体系。2、国际业务快速拓展报告期内,公司海外市场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成功与海外客户签订多项合约:公司继签约日产3,000吨(约合年产100万吨)合成氨装置压缩机组后,又与该客户达成多项备品备件服务合作;响应国家政策,弘扬丝路精神,公司承接了AGP部分天然气压缩机组检修维修项目,成功进入长输管线天然气压缩机领域,为持续扩大中亚市场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份额奠定基础;2025年3月,公司通过了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供应商认证,跻身国际高端能源装备供应链体系,为进一步加深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3、绿色业务持续提升公司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能源管理和绿色制造、绿色业务再上新台阶。报告期内,绿色制造取得新进展,新锦化机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荣获2024年度辽宁省“绿色制造”单位称号;公司采用五轴加工中心、数控龙门铣等高精度设备,数控化率超过60%,智能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全面推行环保可再生材料利用,实现能耗、排放双降;绿色业务实现新突破,公司为国内某客户60万吨/年BDO装置制造的循环氢压缩机组成功交付;签约国家发改委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年产绿氢11万吨、绿氨/醇60万吨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合成气压缩机组,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被广泛认可,为公司发展带来新机遇。4、管理效能不断优化公司把强化管理作为发展的基础,坚持紧抓系统化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加强内控上,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健全内控和风险防控体系,同时加大内控检查力度,强化风险自查和追踪整改落实效果,进一步提高公司风险防控能力;在流程优化上,公司从财务、人力、采购、生产等关键环节切入,强化预算管理,优化信息化流程和人力数据管理等,以提升管理效率;在生产管理上,坚持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三加强”,促进公司提质降本增效,公司管理体系和管理效率不断优化。5、人才梯队持续建设为适应公司业务升级拓展的实际需求,公司通过扩充团队、优化体系、多元培训的方式,不断加强人才队伍体系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首先,公司在人才引进上加大力度,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吸引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加入,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公司注重人才体系的优化,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位晋升体系、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激励体系,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公司还加强了内部培训,针对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的员工,制定了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此外,公司还鼓励员工参与外部培训和学术交流,拓宽了员工的视野和知识面,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6、债务化解加快推进公司高度重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持续推进债务化解。2024年度,借助控股股东的支持以及公司经营性资金积累,公司债务结构得到优化;与此同时,公司与各方债权人保持沟通,审慎制定与商讨和解方案,探索多元化解决途径,力求争取一切有利条件,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拓展空间,并在2025年初实现多项关键债务重组方案落地。目前,公司自身融资能力逐步提升,将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进一步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