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液态包装行业 | 10.69亿 | 99.45% | 8.510亿 | 99.69% | 2.183亿 | 98.53% | 20.41% |
其他(补充) | 593.0万 | 0.55% | 268.1万 | 0.31% | 324.9万 | 1.47% | 54.79% | |
按产品分类 | 液态包装设备 | 8.704亿 | 80.96% | 6.972亿 | 81.68% | 1.732亿 | 78.18% | 19.90% |
备件及其他 | 1.018亿 | 9.47% | -- | -- | -- | -- | -- | |
瓶胚、瓶盖等 | 9698万 | 9.02% | -- | -- | -- | -- | -- | |
其他(补充) | 593.0万 | 0.55% | 268.1万 | 0.31% | 324.9万 | 1.47% | 54.79% | |
按地区分类 | 国内销售 | 5.494亿 | 51.10% | 4.251亿 | 49.80% | 1.243亿 | 56.13% | 22.63% |
出口销售 | 4.228亿 | 39.33% | 3.222亿 | 37.75% | 1.006亿 | 45.41% | 23.79% | |
海外子公司销售 | 9698万 | 9.02% | 1.036亿 | 12.14% | -665.3万 | -3.00% | -6.86% | |
其他(补充) | 593.0万 | 0.55% | 268.1万 | 0.31% | 324.9万 | 1.47% | 54.79% | |
2024-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液态包装设备 | 3.672亿 | 72.56% | 2.802亿 | 71.78% | 8701万 | 75.18% | 23.69% |
瓶胚、瓶盖等 | 9197万 | 18.17% | 8957万 | 22.95% | 239.6万 | 2.07% | 2.61% | |
备件及其他 | 4261万 | 8.42% | 1934万 | 4.95% | 2327万 | 20.11% | 54.61% | |
其他(补充) | 428.4万 | 0.85% | 123.0万 | 0.32% | 305.4万 | 2.64% | 71.29% | |
按地区分类 | 国内销售 | 2.597亿 | 51.31% | 1.834亿 | 46.99% | 7625万 | 65.89% | 29.36% |
出口销售 | 1.519亿 | 30.02% | 1.178亿 | 30.19% | 3411万 | 29.47% | 22.45% | |
海外子公司相关销售 | 9018万 | 17.82% | 8786万 | 22.51% | 231.6万 | 2.00% | 2.57% | |
其他(补充) | 428.4万 | 0.85% | 123.0万 | 0.32% | 305.4万 | 2.64% | 71.29% | |
2023-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液态包装行业 | 9.214亿 | 99.22% | 6.922亿 | 99.21% | 2.291亿 | 99.24% | 24.87% |
其他(补充) | 727.7万 | 0.78% | 552.2万 | 0.79% | 175.4万 | 0.76% | 24.11% | |
按产品分类 | 液态包装设备 | 6.597亿 | 71.04% | 4.889亿 | 70.07% | 1.708亿 | 73.96% | 25.88% |
瓶胚、瓶盖等 | 1.674亿 | 18.03% | 1.515亿 | 21.71% | 1593万 | 6.90% | 9.52% | |
备件及其他 | 9427万 | 10.15% | 5183万 | 7.43% | 4244万 | 18.38% | 45.02% | |
其他(补充) | 727.7万 | 0.78% | 552.2万 | 0.79% | 175.4万 | 0.76% | 24.11% | |
按地区分类 | 出口销售 | 5.472亿 | 58.92% | 4.023亿 | 57.65% | 1.449亿 | 62.76% | 26.48% |
国内销售 | 2.274亿 | 24.49% | 1.589亿 | 22.78% | 6849万 | 29.66% | 30.12% | |
海外子公司销售 | 1.468亿 | 15.80% | 1.310亿 | 18.78% | 1573万 | 6.81% | 10.72% | |
其他(补充) | 727.7万 | 0.78% | 552.2万 | 0.79% | 175.4万 | 0.76% | 24.11% | |
2023-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液态包装设备 | 3.328亿 | 73.30% | -- | -- | -- | -- | -- |
瓶胚、瓶盖等 | 8203万 | 18.07% | -- | -- | -- | -- | -- | |
备件及其他 | 3921万 | 8.64% | -- | -- | -- | -- | -- | |
按地区分类 | 外销 | 2.863亿 | 63.06% | -- | -- | -- | -- | -- |
内销 | 9755万 | 21.49% | -- | -- | -- | -- | -- | |
海外子公司销售 | 7016万 | 15.45% | -- | -- | -- | -- | -- | |
2022-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液态包装行业 | 7.571亿 | 99.18% | 5.410亿 | 98.93% | 2.161亿 | 99.80% | 28.54% |
其他业务 | 626.5万 | 0.82% | 584.2万 | 1.07% | 42.35万 | 0.20% | 6.76% | |
按产品分类 | 液态包装设备 | 5.667亿 | 74.24% | 4.035亿 | 73.78% | 1.633亿 | 75.41% | 28.81% |
瓶胚、瓶盖等 | 1.285亿 | 16.83% | 9798万 | 17.92% | 3053万 | 14.10% | 23.76% | |
备件及其他 | 6186万 | 8.10% | 3958万 | 7.24% | 2228万 | 10.29% | 36.02% | |
其他(补充) | 626.5万 | 0.82% | 584.2万 | 1.07% | 42.35万 | 0.20% | 6.76% | |
按地区分类 | 国内销售 | 3.944亿 | 51.66% | 2.854亿 | 52.18% | 1.090亿 | 50.34% | 27.63% |
出口销售 | 2.342亿 | 30.68% | 1.577亿 | 28.83% | 7656万 | 35.36% | 32.68% | |
海外子公司相关销售 | 1.285亿 | 16.83% | 9798万 | 17.92% | 3053万 | 14.10% | 23.76% | |
其他(补充) | 626.5万 | 0.82% | 584.2万 | 1.07% | 42.35万 | 0.20% | 6.76% | |
1、主要业务、产品及其用途:作为中国高端液体(饮料)包装机械研发与制造基地,新美星致力于为液态产品工厂提供产存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长期以来,新美星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品质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在饮料、乳品、酒类、调味品和日化品五大领域精耕细作,为全球用户提供水处理、前调配、吹瓶、灌装、二次包装、智能物流设备等成套智能装备及产存一体化全面解决方案,实现着“中国装备装备世界”的梦想。从配方工艺支持、产品瓶型的三维设计到用户工厂的整体工程布局,从核心装备的研发设计、工程项目的安装调试,再到操作人员的多维度培训,新美星至今已服务于可口可乐、达能、雀巢、大冢、娃哈哈、达利、怡宝、景田、农夫山泉、益海嘉里、中粮、海天、鲁花、恒顺、纳爱斯等国内外著名品牌,畅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主营业务为液体包装机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主要产品为前处理系统、吹灌旋一体机、吹瓶系统、灌装系统以及二次包装系列设备,能够为客户提供液体包装全面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以“帮客户建设理想工厂、助员工实现人生梦想”为使命,以高附加值、智能化的液态食品包装机械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品牌及客户优势、液态食品包装一体化全面解决方案优势、多应用领域优势、产品高性价比等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智能化、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公司主要产品介绍:未来,公司将不断改善治理结构,持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完善国内外售后服务体系,为公司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2、经营模式:①采购模式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材、电子元器件、泵阀管件类产品、机械加工件、配套设备等,公司主要根据订单需求情况采用“以产订采”的采购管理模式,由采购部门根据销售部门的需求计划制订相应的采购计划并结合安全库存情况进行需求调整。公司主要原材料采用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两种采购方式,由于机械加工件、包装件等多为非标准配件,且主要产品基本可实现国内供应,公司主要以向具有多年合作关系、且产品质量较好的厂商直接采购为主;而钢材等大宗原材料以及进口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由于采购规模暂未达到厂商直接采购标准且订单式采购频繁,公司多采用间接采购方式,其中钢材主要向国内知名钢贸企业采购,电子元器件多向国外厂商指定中国代理商采购。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保证原材料的充分、合理供给,公司实行销售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联同作业的采购模式。销售部提供年度、月度销售预测,生产部根据销售预测进行内部整合,于每年年末及月末分别制定需求计划提供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根据销售部门的需求计划制订相应的采购计划并结合安全库存情况进行需求调整。此外,采购部门会同生产部门、原材料检验部门每年对供应商进行筛选评定,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在采购原材料等物料时通过向该等供应商询价比价或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采购。②生产模式公司产品大部分属于大型专用生产设备,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公司主要采用根据订单“以销定产”的生产经营模式,即根据产品的订单情况,下达生产任务,实行按单生产、按需生产,降低经营风险。公司已建立了符合产品生产工艺的质量控制制度,在原材料入库、产品生产、成品检测等环节设立质量控制点。在原材料方面,首先定期评审和筛选供应商,其次根据相应的标准在材料入库前进行检验与试验;在生产过程中,质检部门检验员严格按照过程控制质量标准对在产品进行抽检、巡检和定点全检等过程检验;在成品检测方面,生产车间人员在成品完成后,完成自检,自检合格后报品控中心检验,成品检验合格后入库。③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直接销售为主、代理销售为辅”的销售管理模式,通过参加展会、直接拜访潜在客户、网络商务平台等方式获取订单信息,并通过投标议标或直接洽谈等销售方式达成合作目标并签订销售合同。公司产品国内销售采用直销模式,由公司参与下游客户的招标或者通过公司销售人员直接与终端客户洽谈签订协议;公司境外的大部分销售是采用直销模式,即由公司与国外客户直接洽谈并签订合同,较少部分销售是采用代理销售模式间接出口,即国内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进出口贸易商买断公司产品后自行出口销售。1、概述(一)整体运行稳定2024年度公司(含子公司,下同)实现营业收入10.75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15.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5.22万元,较2023年度增加94.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152.32万元,较2023年度增加25.16%。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4.03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56%,基本每股收益0.15元。(二)推进大包装生态战略、加速研发创新、深化精细管理2024年,市场竞争激烈,新美星外抓经营,内抓运营,不断推进大包装生态战略,实现了平稳发展。报告期内,新美星一方面持续完善IPD项目,全面提升项目交付能力、研发创新能力,更好关注顾客的需求和满意度,进而实现结构化开发流程的全流程整合,在2024中国国际酒、饮料制造技术及设备展览会(CBB2024)上,公司干法无菌吹灌旋技术、吹贴灌旋一体机技术与独具匠心的产存一体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单腔产能3000瓶/小时的新一代全自动旋转式吹瓶机隆重推出,同时还以远程连线方式实时直播了亚洲第一台108000瓶/小时吹灌旋一体机;另一方面,公司紧扣行业发展特点,充分利用并不断拓展自身研发、人才、品牌、市场等优势,在加快行业领先技术的拓展研发的同时,更致力于提升经营管理团队的综合素养和管理水平,通过加强公司治理、强化内控建设、全面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合理考评体系等措施,进一步夯实公司的自身底蕴,为公司“大包装生态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不断积蓄发展动能。(三)选育“精兵强将”、落实“双精战略”新美星始终坚定不移地落实以人员选育要精兵强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领先战略。为筑牢企业人才高地优势,公司坚持以“战略型”、“支持型”和“伙伴型”三型人力资源为指引,推动招聘向招引转变,培训向培养转变,组织向组建转变,强化利益驱动、激情调动和精神鼓动,培养一批新美星的“将星”与“匠星”队伍。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行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结合新美星学院人才培育的平台资源,新美星打造了一批向学习型、教练型、经营型转变的管理者团队。新美星坚持“教材+教师+教学+培训+评价”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及评价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生态圈”平台打造、自主招聘等方式,定期引进及储备优秀研发技术人才,为推行以研究院和事业部为双引擎的产品技改创新模式提供人才保障。新美星不断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各类员工岗位薪酬晋升通道,突出关键岗位价值,并通过设立项目奖、新产品开发及迭代奖、专利奖、提质增效奖、合理化建议奖、优秀员工奖、标兵奖、学历和职称提升奖等各项奖励政策,引导骨干人才高质量地完成绩效目标,并得到相关奖励。(四)2024年新美星“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