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电气设备 | 1.533亿 | 45.42% | 1.160亿 | 36.12% | 3728万 | 229.14% | 24.32% |
光伏业务 | 1.044亿 | 30.95% | 7672万 | 23.89% | 2772万 | 170.40% | 26.54% | |
海工业务 | 6858万 | 20.32% | 1.206亿 | 37.56% | -5203万 | -319.86% | -75.88% | |
其他(补充) | 1113万 | 3.30% | 782.5万 | 2.44% | 330.5万 | 20.31% | 29.69% | |
按产品分类 | 智能配电设备 | 1.533亿 | 45.42% | 1.160亿 | 36.12% | 3728万 | 229.14% | 24.32% |
光伏建设 | 9354万 | 27.72% | 7283万 | 22.68% | 2070万 | 127.26% | 22.13% | |
海工业务 | 6858万 | 20.32% | 1.206亿 | 37.56% | -5203万 | -319.86% | -75.88% | |
其他(补充) | 1113万 | 3.30% | 782.5万 | 2.44% | 330.5万 | 20.31% | 29.69% | |
光伏发电 | 1090万 | 3.23% | 388.5万 | 1.21% | 701.8万 | 43.14% | 64.37% | |
按地区分类 | 华东 | 1.423亿 | 42.17% | 1.156亿 | 36.00% | 2667万 | 163.97% | 18.75% |
华中 | 9897万 | 29.33% | 1.205亿 | 37.52% | -2152万 | -132.27% | -21.74% | |
华北 | 7405万 | 21.95% | 6765万 | 21.07% | 639.3万 | 39.30% | 8.63% | |
其他区域 | 2212万 | 6.56% | 1740万 | 5.42% | 471.9万 | 29.01% | 21.33% | |
2024-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电气设备 | 1.031亿 | 43.85% | 7907万 | 38.86% | 2405万 | 75.83% | 23.32% |
光伏业务 | 8450万 | 35.93% | 6666万 | 32.77% | 1784万 | 56.25% | 21.11% | |
海工业务 | 4190万 | 17.82% | 5394万 | 26.51% | -1203万 | -37.95% | -28.72% | |
其他(补充) | 564.3万 | 2.40% | 378.3万 | 1.86% | 186.1万 | 5.87% | 32.97% | |
按产品分类 | 智能配电设备 | 1.011亿 | 42.99% | -- | -- | -- | -- | -- |
光伏建设 | 7916万 | 33.66% | -- | -- | -- | -- | -- | |
海工建设 | 4190万 | 17.82% | -- | -- | -- | -- | -- | |
其他(补充) | 564.3万 | 2.40% | 378.3万 | 1.86% | 186.1万 | 5.87% | 32.97% | |
光伏发电 | 533.6万 | 2.27% | -- | -- | -- | -- | -- | |
电缆保护管 | 203.3万 | 0.86% | -- | -- | -- | -- | -- | |
按地区分类 | 华中区域 | 8069万 | 34.31% | 7776万 | 38.22% | 292.6万 | 9.23% | 3.63% |
华东区域 | 7486万 | 31.83% | 6178万 | 30.37% | 1308万 | 41.25% | 17.47% | |
华北区域 | 6242万 | 26.55% | 5057万 | 24.85% | 1186万 | 37.40% | 19.00% | |
其他区域 | 1719万 | 7.31% | 1334万 | 6.56% | 384.6万 | 12.13% | 22.37% | |
2023-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电气设备 | 2.951亿 | 66.64% | 2.080亿 | 56.80% | 8705万 | 113.73% | 29.50% |
光伏业务 | 9149万 | 20.66% | 7451万 | 20.34% | 1698万 | 22.19% | 18.56% | |
海工业务 | 4779万 | 10.79% | 7868万 | 21.48% | -3090万 | -40.37% | -64.66% | |
其他(补充) | 844.6万 | 1.91% | 504.2万 | 1.38% | 340.4万 | 4.45% | 40.30% | |
按产品分类 | 智能配电设备 | 2.699亿 | 60.94% | 1.863亿 | 50.86% | 8357万 | 109.18% | 30.97% |
光伏建设 | 8156万 | 18.42% | 7113万 | 19.42% | 1043万 | 13.63% | 12.79% | |
海工建设 | 4779万 | 10.79% | 7868万 | 21.48% | -3090万 | -40.37% | -64.66% | |
电缆保护管 | 2522万 | 5.70% | 2174万 | 5.94% | 348.2万 | 4.55% | 13.80% | |
光伏发电 | 992.9万 | 2.24% | 337.5万 | 0.92% | 655.4万 | 8.56% | 66.01% | |
其他(补充) | 844.6万 | 1.91% | 504.2万 | 1.38% | 340.4万 | 4.45% | 40.30% | |
按地区分类 | 华东区域 | 2.547亿 | 57.51% | 2.306亿 | 62.95% | 2413万 | 31.52% | 9.47% |
华中区域 | 1.470亿 | 33.19% | 1.052亿 | 28.71% | 4182万 | 54.64% | 28.45% | |
华北区域 | 2182万 | 4.93% | -- | -- | -- | -- | -- | |
其他区域 | 1932万 | 4.36% | -- | -- | -- | -- | -- | |
2023-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电气设备 | 1.588亿 | 70.79% | 1.093亿 | 66.85% | 4959万 | 81.37% | 31.22% |
光伏业务 | 6183万 | 27.56% | 5237万 | 32.04% | 945.4万 | 15.51% | 15.29% | |
其他(补充) | 371.2万 | 1.65% | 181.1万 | 1.11% | 190.1万 | 3.12% | 51.22% | |
按产品分类 | 智能配电设备 | 1.457亿 | 64.91% | 9771万 | 59.79% | 4794万 | 78.66% | 32.91% |
光伏建设 | 5679万 | 25.31% | 5081万 | 31.09% | 598.1万 | 9.81% | 10.53% | |
其他主营业务 | 1822万 | 8.12% | 1310万 | 8.02% | 512.1万 | 8.40% | 28.10% | |
其他(补充) | 371.2万 | 1.65% | 181.1万 | 1.11% | 190.1万 | 3.12% | 51.22% | |
按地区分类 | 华东区域 | 1.317亿 | 58.71% | 9498万 | 58.12% | 3674万 | 60.29% | 27.89% |
华中区域 | 8353万 | 37.23% | 6146万 | 37.60% | 2207万 | 36.21% | 26.42% | |
其他主营业务 | 541.5万 | 2.41% | 518.5万 | 3.17% | 23.00万 | 0.38% | 4.25% | |
其他(补充) | 371.2万 | 1.65% | 181.1万 | 1.11% | 190.1万 | 3.12% | 51.22% | |
2022-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电气设备 | 2.536亿 | 94.88% | 1.815亿 | 96.16% | 7212万 | 91.81% | 28.44% |
光伏业务 | 865.9万 | 3.24% | 424.5万 | 2.25% | 441.5万 | 5.62% | 50.98% | |
其他 | 502.8万 | 1.88% | 300.6万 | 1.59% | 202.3万 | 2.57% | 40.22% | |
按产品分类 | 智能配电设备 | 2.220亿 | 83.05% | 1.552亿 | 82.23% | 6680万 | 85.03% | 30.09% |
电缆保护管 | 3161万 | 11.83% | 2629万 | 13.93% | 532.6万 | 6.78% | 16.85% | |
光伏发电 | 586.7万 | 2.19% | 172.0万 | 0.91% | 414.7万 | 5.28% | 70.68% | |
其他(补充) | 502.8万 | 1.88% | 300.6万 | 1.59% | 202.3万 | 2.57% | 40.22% | |
光伏建设 | 279.3万 | 1.04% | 252.5万 | 1.34% | 26.79万 | 0.34% | 9.59% | |
按地区分类 | 华东区域 | 1.922亿 | 71.90% | 1.372亿 | 72.69% | 5498万 | 69.99% | 28.61% |
华中区域 | 5172万 | 19.35% | 3270万 | 17.33% | 1902万 | 24.21% | 36.77% | |
其他区域 | 1863万 | 6.97% | -- | -- | -- | -- | -- | |
华北区域 | 477.0万 | 1.78% | -- | -- | -- | -- | -- | |
(一)公司主要业务公司本体业务为智能配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形成集设计、研发、制造、施工与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能够为客户提供从产品设备到平台应用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公司在保持以智能配电设备为制造主业基础上,积极开展新能源及储能业务,各业务具体情况如下:1、智能配电业务智能配电设备包括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环保型充气式高压开关柜等,公司紧跟配电网未来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技术创新应用,优化产品布局、丰富产品种类,为进一步提高公司配电产品的行业竞争力以及影响力打下了坚实基础。2、新能源业务新能源业务涵盖光伏发电、光伏建设及海工建设等业务。其中:光伏发电业务是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为主要消纳模式的自持光伏电站,通过发电量优先出售给屋顶资源业主,剩余电量出售给电网公司方式取得售电收入;光伏建设业务(光伏电站EPC业务)涉及光伏电站的可行性研究、合同洽谈、方案设计、原材料采购、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并网发电、运维等一系列环节,为业主提供满意的交钥匙工程服务;海工建设业务的船舶锦华01、锦华02海上施工吊装高度甲板上132.6米,最大吊装能力可覆盖13.6MW机型,并拥有自升降、自航能力和DP-Z动力系统,满足目前大部分风电机型安装及运维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海上风电安装、运维解决方案,助力海洋经济发展。3、储能业务公司储能产品涵盖储能电池、混合逆变器、光储一体机等,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相关产品通过了海外权威机构的一系列认证,产品具备销往海外多国的资格与条件。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于报告期内设立海外子公司大烨能源有限公司(DaybrightEnergyS.R.L.)。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储能行业成长空间广阔,公司将持续开展储能产品的研发工作,不断丰富储能产品的多样性,打造符合海外户用储能需求的“拳头产品”,并持续在市场开拓上发力,尽快提高产品知名度以及客户认可度。此外亦将积极开拓国内电源侧储能及用户侧储能市场,拓宽储能业务布局,进一步提高公司储能业务的竞争实力。(二)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三)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智能配电业务经营模式如下: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自主经营模式,制造并销售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配电自动化设备及相关的解决方案,满足电力用户的生产需要,从而获得收入和利润。公司生产采用按单生产为主、备库生产为辅的生产方式。通用化程度较低的模块、产品,公司采用按单生产的方式。根据各省电力公司集中中标、地市公司自主招标的中标后客户的交货需求及公司已获取的零散直销订单编制合理的计划,各部门严格按计划执行,确保产品设计、原材料(包括零部件)采购加工、装配调试、质量检验、包装运输等环节按计划要求完成。通用化程度较高的模块、产品,公司采用备库生产的方式,根据中标后剩余未执行的客户订单预测制定生产计划,进行备库,然后根据客户订单实施差异化组装和系统集成。两种方式的结合,既保证了客户的差异化技术需求,又满足了客户交货及时性需求。新能源业务经营模式如下:公司新能源业务可为客户提供集设计规划、建设施工、节能改造、运营维护为一体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主要经营模式一是通过对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与客户签订购售电合同获取客户未来20-25年的电费收费权,同时参与碳市场交易活动获取收入;二是设计、采购、建设分布式、集中式光伏电站等工程施工,完成调试、验收工作,取得收入;三是海上风电安装、运维服务,根据项目情况制定海上风电安装、运维的施工方案,完成施工、验收工作,取得收入。储能业务经营模式如下:储能业务销售包括境内销售和境外销售,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拜访行业重点客户、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推广并建立线上及线下销售渠道,销售部门根据渠道建设情况、市场需求情况以及行业发展情况等制定年度销售计划,采购和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门制定的年度销售计划进行采购和生产后,销售至客户获取收入。1、概述2024年,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直面复杂市场环境,有效化解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各项严峻挑战,虽然营收规模相较于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通过债务重组、子公司股权出让等事项,使得公司运营效率得到提高,盈利能力得到改善,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3.57万元,较上年同期实现105.49%的增长,实现了公司扭亏为盈的总体目标,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发展情况(1)智能配电业务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容驱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电网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且随着全社会发电量与用电需求呈现双增长态势,进一步刺激配电网升级改造,智能配电设备需求旺盛,但广阔的市场发展机遇也吸引了更多的竞争对手进入,智能配电领域注册企业逐年增加,市场竞争逐年加剧,在此背景下,公司2024年度中标份额有所降低,2024年公司智能配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325.49万元,对比去年同期下降48.07%。(2)新能源业务1)光伏业务报告期内,新能源装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公司紧抓新能源发展趋势,于报告期内大力开展分布式工商业光伏业务,业务规模对比去年有所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0,443.87万元,对比去年同期增长14.15%。2)海工建设业务2024年是船舶锦华01、锦华02改造完成下水运营以来的首个完整年度,经过2023年度的磨合,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2024年全年共计完成60余台风机的吊装及运维技改任务,实现营业收入6,857.53万元,对比去年同期增长43.51%,但自2021年抢装潮后,风机吊装价格持续下降,致使公司海工建设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二)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其他重大事项(1)开展债务重组公司于2022年实施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分期付款(美元计价,按季度还本付息)方式购买船舶锦华01、锦华02,原付款方式以美元计价计息,受美元汇率和美元基准利率上升影响,致使公司2022、2023年度承担了巨额的汇兑损失和财务利息。为规避汇率、利率波动情况对公司财务报表的不利影响,综合考虑公司经营情况,延长还款期缓解公司现金流短期压力,同时降低期间的财务成本,公司于报告期内通过银行贷款一次性提前还清船舶剩余未付购船款并取得了船舶锦华01、锦华02的所有权,通过此次一次性还款获得债务重组收益3,529.48万元。(2)子公司股权出让因苏州国宇线缆保护管业务大幅下滑,持续经营面临挑战,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源配置,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公司报告期内先后实施了苏州国宇减资、出售事项。通过苏州国宇减资事项取得收益1,658.44万元;通过苏州国宇100%出售股权事项取得收益5,814.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