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范围
许可项目:燃气经营;建设工程施工(除核电站建设经营、民用机场建设);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燃气汽车加气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危险化学品经营;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供暖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机械设备销售;特种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供应用仪器仪表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计量技术服务;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批发;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零售;家用电器销售;非电力家用器具销售;热力生产和供应;供冷服务;节能管理服务;机械设备租赁;合同能源管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企业管理咨询;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土地使用权租赁;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认证咨询。(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除外)
主营构成分析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燃气销售 44.95亿 85.23% 38.79亿 89.05% 6.152亿 67.06% 13.69%
其他 4.827亿 9.15% 2.934亿 6.73% 1.893亿 20.64% 39.22%
天然气入户安装 2.964亿 5.62% 1.836亿 4.21% 1.128亿 12.30% 38.07%
按地区分类 四川省内 52.74亿 100.00% 43.56亿 100.00% 9.174亿 100.00% 17.40%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燃气销售 24.66亿 90.53% 20.58亿 92.97% 4.078亿 79.93% 16.54%
天然气入户安装 1.699亿 6.24% 1.012亿 4.57% 6876万 13.48% 40.46%
其他 8819万 3.24% 5457万 2.46% 3362万 6.59% 38.12%
按地区分类 四川地区 27.24亿 100.00% 22.14亿 100.00% 5.102亿 100.00% 18.73%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燃气销售 43.40亿 83.90% 36.77亿 87.59% 6.631亿 68.03% 15.28%
天然气入户安装 4.190亿 8.10% 2.754亿 6.56% 1.437亿 14.74% 34.29%
其他 4.136亿 7.99% 2.456亿 5.85% 1.680亿 17.23% 40.62%
按地区分类 四川省内 51.73亿 100.00% 41.98亿 100.00% 9.748亿 100.00% 18.84%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燃气销售 25.15亿 92.89% 19.69亿 93.52% 5.456亿 90.68% 21.69%
其他 1.210亿 4.47% 7166万 3.40% 4929万 8.19% 40.75%
天然气入户安装 7168万 2.65% 6487万 3.08% 681.1万 1.13% 9.50%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天然气销售 39.13亿 80.92% 34.38亿 87.73% 4.746亿 51.78% 12.13%
接驳工程 5.654亿 11.69% 3.008亿 7.68% 2.646亿 28.88% 46.80%
改造、采暖、维修工程 1.806亿 3.73% 1.142亿 2.91% 6639万 7.24% 36.77%
其他(补充) 1.176亿 2.43% 2168万 0.55% 9592万 10.47% 81.56%
燃气计量表和其他燃气用具销售 5672万 1.17% 4262万 1.09% 1411万 1.54% 24.87%
其他 244.3万 0.05% 160.7万 0.04% 83.64万 0.09% 34.23%
按地区分类 四川省内 48.35亿 100.00% 39.19亿 100.00% 9.164亿 100.00% 18.95%
 
经营评述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公司紧密围绕“十四五”时期核心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坚定做强做优核心主业,加快整合业务链上下游优势资源,深度融入市场化竞争,重塑品牌形象,推动新动能业务发展。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四川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成都市武侯区2023年度贡献型100强企业、成都市武侯区2023年度成长型100强企业等多项荣誉;实现营业总收入527,373.02万元,同比增加10,090.70万元,增幅1.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875.23万元,同比减少3,737.82万元,降幅7.10%。各项主要业务经营情况如下:(一)主营业务天然气销售业务方面,2024年,公司立足市场需求,聚焦细分客户,加速非居和新场景等业务的用户转化,居民销气量同比上涨8.58%,工商业销气量同比上涨2.33%。此外,因新增大型转供单位,转供销气量同比上涨16.08%。公司全年向经营区域供应燃气共计18.03亿m³,销气总量较上年同期上涨6.42%。天然气工程安装业务方面,在居民用户板块,公司积极与政府平台公司、大型开发商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通过主动跟进潜在项目、加强对在建项目的管控力度,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灵活调整业务策略,大力推动项目签约及工程款回款,聚焦服务效能提升。在非居用户板块,在面对传统燃气市场规模的逐步缩减以及特许经营权区域内存量用户数量逐年递减的双重挑战下,公司将工作重心转向非居用户的深度挖掘,重点识别、关注并开拓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商业用户群体,以“质量”补“数量”,争取扩大单项目综合业务量、销气量,以此提振整体产值;同时,按照政府“瓶改管”工作要求,公司配合搭建成都市“瓶改管”全域攻坚图系统,基本完成风险较大的餐饮等场所改造工作,非居用户开发数实现增长。公司和下属子公司累计新发展民用户79,680户,同比上涨5.69%;累计新发展非居用户9,514户(主要为“瓶改管”用户增长),截至12月底,公司和下属子公司累计管理用户约356万户,同比增长2.84%。(二)拓展业务1.综合服务业务公司立足本地化经营发展,统筹内外部资源,持续畅通售前、售后两条路径,以平台化发展支撑市场竞争,一是锚定本地政府平台公司、地方型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及国企,构建本地化销售网络;二是精准对接龙头房企地方项目公司,细分客户属性,持续深耕高价值用户,实现toC/toB端的精细化运营;三是建立以场景为核心的整体装修体系,提供从整体装修至燃气接入全链条服务体验,不断强化整体解决方案和端到端的交付能力;四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把握户内隐患整治、国补以旧换新等政策机遇,加快推动报警器、送排风等业务增长。售后服务方面,公司以体系化建设,促成产值提升,建立售后反馈及零配件管理机制,规范售后人员的工作模式和服务标准,实现燃热厨电、采暖、电磁阀、报警器、纯米家电等产品售后体系完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厨电燃热收入1,853.21万元,安居业务收入22,369.17万元,综合服务业务合计营收25,092.00万元。2.综合能源业务为顺应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长期发展,公司围绕主业优势,持续发力“两布一充”业务。分布式能源方面,按照“轻资产”业务模式,采用综合供能、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方式,辅以碳交易、碳中和服务,成功拓展中光电蒸汽项目等6个新项目,项目运营总数达20个。分布式光伏方面,聚焦园区、工商业、综合体等用电稳定场景,积极沟通业主单位,与部分合作方完成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充电业务方面,秉持“因地制宜、快慢互补、经济合理”的原则,规划“独立开发、共投共建、小区生态”三大开发板块,依托自有资源开发3个充电站项目。目前,少陵路站、新北站已于报告期内投入运营。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实现综合能源收入8,151.10万元,同比增长103.35%。3.培育业务公司持续加深战新业务研究,结合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要点、成渝双圈协同发展等政策,识别潜在的战新业务机会,如新能源应用和燃气智能化技术等。围绕燃气全产业链的强链、延链、补链,探索材料设备等上游制造领域的机会。同时,公司持续扩大新业务布局,深耕加臭剂业务市场,巩固现有市场份额,以二级经销商为关键抓手,聚焦川渝地区中小型地方燃气公司,开展精准化市场开拓;创新拓展白酒业务,充分挖掘内外部资源,构建可持续销售渠道,推动白酒业务稳健增长。(三)管理成效1.价格管理为及时疏导上游采购成本,保障企业稳定经营,公司主动沟通市发改委争取价格联动有利政策,成功将居民、非居民用气价格联动机制,分别延续执行至2029年6月10日、9月12日。2.服务提升公司全面优化提升服务质效,研究制定“五大专项提升方案”,一是以“有利于用户”为原则,主动调整采用“双月抄、双月报、双月计、双月缴”的“见表计量”模式;二是规范信息公示,完善燃气账单模板,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持续增强人员配置,通过社会化招聘、灵活用工等途径补充一线员工,并与第三方力量协同开展客户抄表等基础服务;四是围绕优质服务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训及考核,完成基层服务人员再培训的全面覆盖;五是依托网格管理完成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选址并入驻。3.气源保障为持续做好气源管理,公司一是全力争取气源指标,满足民生用气基本需求,全年未发生高价气采购及偏差结算。二是积极开展转供气业务,本着“保指标、增销量、降成本”的工作思路,全年共计增加天然气销售1.4亿方。三是持续做好用气需求分析,构建多层级分级管理模式,实行月度采购计划,降低采购风险。四是为进一步满足用气需求,公司新建地下管网25.78公里,增加输气量160万立方米/日,显著增强中心城区供应能力。4.全域大运维公司全面落实全域大运维实施方案,开展输配侧系统数据共享及调度中心一屏同呈等建设工作,现已完成SCADA数据采集标准和数据融合展示平台搭建,共接入9家并表公司和17个监测站点数据。5.数字化转型公司围绕“智慧赋能、服务提升”的目标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优化气费账单、升级抄表安检系统,上线用户报停、退费、抄表回馈等自助服务,启用智能外呼系统,增强用户体验,降低人工成本。以“瓶改管”业务为契机,研发市场开发移动应用及相关系统,实现小型非居业务开发的一站式在线签约,并满足全流程数据的实时动态可视。建设上线占压隐患整治工单系统及指挥系统,实现隐患整治全过程管控。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多场景智能化建设,加快落实企业数字化转型,年内投入研发资金1700万元,新增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6.安全管理公司确保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到位,持续巩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荣获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荣誉称号。管网侧,公司将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与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问题专项治理、燃气管道被占压隐患整治攻坚等工作统筹管理,成立专项组织机构,集中力量开展燃气管道被占压隐患整治攻坚行动;落实《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形成“管道风险程度和隐患识别的基本原则”,年内开展管道非开挖检验768.20公里,实施老旧管道更新改造超50公里;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形成“巡查+抢修+改造”防控阵列,探索适用于城镇燃气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模式及标准。用户侧,公司进一步深化市、区、街道办、社区、物业五级对接机制,强化网格互联,持续做好客户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用气宣传。全年居民严重隐患整改率88.68%,基本实现安全宣传、安全培训的全覆盖。7.品牌建设公司2024年全方位推进品牌建设,筹建完成品牌宣传专班,通过深入的品牌调研,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品牌战略规划方案,孕育沉淀“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守正创新,拥抱变化”的树型文化,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推动市场经营、精益管理、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的“硬支撑”。报告期内,完成品牌战略全面升级,发布《成都燃气集团品牌白皮书》,完成新LOGO注册及VI视觉系统升级,成功召开了“成都燃气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暨品牌引领行动工作会”,品牌战略转型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