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线性驱动行业 | 36.44亿 | 99.77% | 25.72亿 | 99.98% | 10.72亿 | 99.27% | 29.42% |
其他(补充) | 843.4万 | 0.23% | 54.11万 | 0.02% | 789.3万 | 0.73% | 93.58% | |
按产品分类 | 线性驱动产品 | 36.44亿 | 99.77% | 25.72亿 | 99.98% | 10.72亿 | 99.27% | 29.42% |
其他(补充) | 843.4万 | 0.23% | 54.11万 | 0.02% | 789.3万 | 0.73% | 93.58% | |
按地区分类 | 国外地区 | 25.35亿 | 69.42% | 17.32亿 | 67.35% | 8.027亿 | 74.33% | 31.66% |
国内地区 | 11.08亿 | 30.35% | 8.391亿 | 32.62% | 2.693亿 | 24.93% | 24.29% | |
其他(补充) | 843.4万 | 0.23% | 54.11万 | 0.02% | 789.3万 | 0.73% | 93.58% | |
2024-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线性驱动产品 | 15.72亿 | 99.74% | 10.96亿 | 99.63% | 4.763亿 | 100.00% | 30.29% |
其他(补充) | 412.3万 | 0.26% | 412.3万 | 0.37% | 0.000 | -- | 0.00% | |
2023-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线性驱动行业 | 30.20亿 | 99.54% | 21.48亿 | 99.92% | 8.723亿 | 98.60% | 28.89% |
其他(补充) | 1407万 | 0.46% | 169.3万 | 0.08% | 1237万 | 1.40% | 87.97% | |
按产品分类 | 线性驱动产品 | 30.20亿 | 99.54% | 21.48亿 | 99.92% | 8.723亿 | 98.60% | 28.89% |
其他(补充) | 1407万 | 0.46% | 169.3万 | 0.08% | 1237万 | 1.40% | 87.97% | |
按地区分类 | 国外地区 | 21.33亿 | 70.31% | 14.49亿 | 67.42% | 6.841亿 | 77.33% | 32.07% |
国内地区 | 8.868亿 | 29.23% | 6.986亿 | 32.50% | 1.882亿 | 21.27% | 21.22% | |
其他(补充) | 1407万 | 0.46% | 169.3万 | 0.08% | 1237万 | 1.40% | 87.97% | |
2022-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线性驱动行业 | 29.93亿 | 99.56% | 21.95亿 | 99.85% | 7.982亿 | 98.76% | 26.67% |
其他(补充) | 1330万 | 0.44% | 325.7万 | 0.15% | 1004万 | 1.24% | 75.51% | |
按产品分类 | 线性驱动行业 | 29.93亿 | 99.56% | 21.95亿 | 99.85% | 7.982亿 | 98.76% | 26.67% |
其他(补充) | 1330万 | 0.44% | 325.7万 | 0.15% | 1004万 | 1.24% | 75.51% | |
按地区分类 | 国外销售 | 22.89亿 | 76.13% | 16.57亿 | 75.36% | 6.321亿 | 78.21% | 27.62% |
国内销售 | 7.045亿 | 23.43% | 5.384亿 | 24.49% | 1.661亿 | 20.55% | 23.58% | |
其他(补充) | 1330万 | 0.44% | 325.7万 | 0.15% | 1004万 | 1.24% | 75.51% | |
2021-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线性驱动行业 | 26.33亿 | 99.84% | 19.22亿 | 99.80% | 7.104亿 | 99.95% | 26.98% |
其他(补充) | 422.7万 | 0.16% | 387.3万 | 0.20% | 35.41万 | 0.05% | 8.38% | |
按产品分类 | 线性驱动产品 | 26.33亿 | 99.84% | 19.22亿 | 99.80% | 7.104亿 | 99.95% | 26.98% |
其他(补充) | 422.7万 | 0.16% | 387.3万 | 0.20% | 35.41万 | 0.05% | 8.38% | |
按地区分类 | 国外销售 | 20.45亿 | 77.55% | 14.81亿 | 76.89% | 5.638亿 | 79.32% | 27.57% |
国内销售 | 5.879亿 | 22.29% | 4.412亿 | 22.91% | 1.466亿 | 20.63% | 24.94% | |
其他(补充) | 422.7万 | 0.16% | 387.3万 | 0.20% | 35.41万 | 0.05% | 8.38% | |
2024年度,公司经营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着力优化管理体系,全面深化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公司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制度的要求,忠实与勤勉的履行自身责任,贯彻执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各项决议,较好地完成了2024年度的各项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2,016,316.77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3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976,704.0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6.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1,400,145.5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1.33%。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发展情况如下:(一)深化全球布局,高效整合海外资源2024年度,公司全方位、深层次优化全球布局,构建起更具竞争力与可持续性的架构体系。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欧洲物流及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大力提升欧洲本地化服务能力。与此同时,加大对马来西亚、美国生产基地的支持力度,有效整合LEG项目优势资源。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全面增强海外研发、制造、交付及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持续为全球客户创造价值。(二)创新引领发展,巩固技术领先地位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服务为驱动,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凭借创新驱动实现新技术、新领域的产品迭代升级,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以契合不断增长且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创新研发管理,践行IPD核心思想,对产品开发的五大阶段进行了全面的流程重构,有效提升研发中心核心团队的协作和领导力。报告期内,公司筹划成立机器人执行器事业中心,聚焦于线性执行器、旋转模组、空心杯电机等关键领域,系统推进研发、生产与市场工作。公司持续拓宽人才引入和培养渠道,优化培养机制,积极吸引科技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补充新鲜血液。2024年,全年研发费用列支23,232.32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6.36%,有效保障公司研发及创新对资金的需求,促进了公司关键技术的提升。本报告期公司荣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浙江省第二批企业首席信息官试点企业”“绍兴市重点产业链主培育企业”等荣誉称号,并承担2024年度省“尖兵领雁+X”研发攻关计划-高推力密度电动线性致动器关键技术研究。(三)聚焦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降本增效”核心,深化运营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自动化水平与生产效率,通过多种手段有效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大幅提升产品制造效率,增强产品质量稳定性。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全面梳理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环节与浪费,切实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持续推进开源节流工作,加强成本管理,从产品研发、工艺技术、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多方面深入开展精细化降本,提升公司经营效益。财务方面,坚持稳健财务策略,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及财务信息系统,将成本控制贯穿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降低成本、强化资产盈利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践行人本理念,完善人才激励体系2024年,公司全力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优化内部激励机制,提升整体运作效率。积极从外部引进优秀技术与管理人才,大力招聘优质应届毕业生,为各业务板块注入新活力,为业务稳健、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高度重视内部人才长期全方位培养,通过组织内部培训、邀请外部专家讲学、与专业机构合作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拓宽关键岗位人员专业视野。为充分激发技术人员创新活力,公司精心构建完备人才激励机制。从薪酬福利优化、高绩效评定与任职资格体系完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深度融合等多维度协同发力,全力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培育并留住人才,推动公司在人才驱动下实现新的跨越发展。(五)提升治理水平,强化股东回报报告期内,公司多措并举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的行动,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在兼顾经营业绩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积极通过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与投资者分享经营成果,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ESG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公司自上市以来,不断提升治理与规范化运作水平,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切实保护全体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以良好经营业绩回馈投资者。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要求,在指定媒体发布定期报告、相关文件、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决议公告、重大事项公告等,确保投资者及时、准确获取公司信息。同时,注重投资者关系维护,搭建良好互动平台,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电话、电子邮箱等方式与投资者保持密切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