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汽车零部件行业 | 14.40亿 | 98.58% | 11.14亿 | 98.33% | 3.257亿 | 99.46% | 22.62% |
其他主营业务 | 2075万 | 1.42% | 1898万 | 1.67% | 176.9万 | 0.54% | 8.53% | |
按产品分类 | 档位操纵系统总成及软轴 | 6.668亿 | 45.65% | 5.061亿 | 44.66% | 1.606亿 | 49.06% | 24.09% |
电子加速踏板总成 | 3.062亿 | 20.96% | 2.310亿 | 20.39% | 7515万 | 22.95% | 24.54% | |
非成套部件产品(其他) | 2.370亿 | 16.23% | 1.783亿 | 15.73% | 5870万 | 17.93% | 24.77% | |
汽车拉索 | 2.299亿 | 15.74% | 1.988亿 | 17.54% | 3117万 | 9.52% | 13.55% | |
其他主营业务 | 2075万 | 1.42% | 1898万 | 1.67% | 176.9万 | 0.54% | 8.53% | |
按地区分类 | 国内 | 14.40亿 | 98.58% | 11.14亿 | 98.33% | 3.257亿 | 99.46% | 22.62% |
其他主营业务 | 2075万 | 1.42% | 1898万 | 1.67% | 176.9万 | 0.54% | 8.53% | |
2024-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汽车零部件收入 | 7.297亿 | 100.00% | 5.579亿 | 100.00% | 1.718亿 | 100.00% | 23.55% |
2023-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汽车零部件 | 12.43亿 | 98.41% | 9.398亿 | 98.07% | 3.035亿 | 99.46% | 24.41% |
其他(补充) | 2013万 | 1.59% | 1849万 | 1.93% | 164.8万 | 0.54% | 8.19% | |
按产品分类 | 变速操纵器及软轴 | 6.369亿 | 50.41% | 4.672亿 | 48.75% | 1.697亿 | 55.62% | 26.65% |
汽车拉索 | 2.322亿 | 18.38% | 1.875亿 | 19.57% | 4471万 | 14.65% | 19.25% | |
电子油门 | 2.314亿 | 18.32% | 1.754亿 | 18.30% | 5604万 | 18.36% | 24.22% | |
其他 | 1.427亿 | 11.30% | 1.097亿 | 11.45% | 3305万 | 10.83% | 23.15% | |
其他(补充) | 2013万 | 1.59% | 1849万 | 1.93% | 164.8万 | 0.54% | 8.19% | |
按地区分类 | 国内 | 12.43亿 | 98.41% | 9.398亿 | 98.07% | 3.035亿 | 99.46% | 24.41% |
其他(补充) | 2013万 | 1.59% | 1849万 | 1.93% | 164.8万 | 0.54% | 8.19% | |
2023-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汽车零部件 | 5.436亿 | 100.00% | 4.170亿 | 100.00% | 1.266亿 | 100.00% | 23.29% |
2022-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汽车零部件 | 10.12亿 | 97.55% | 7.809亿 | 97.99% | 2.312亿 | 96.10% | 22.84% |
其他(补充) | 2542万 | 2.45% | 1605万 | 2.01% | 937.0万 | 3.90% | 36.86% | |
按产品分类 | 变速操纵器及软轴 | 4.841亿 | 46.66% | 3.447亿 | 43.25% | 1.394亿 | 57.94% | 28.79% |
汽车拉索 | 2.362亿 | 22.76% | 2.010亿 | 25.22% | 3518万 | 14.63% | 14.90% | |
电子油门踏板 | 1.879亿 | 18.12% | 1.522亿 | 19.10% | 3573万 | 14.85% | 19.01% | |
其他 | 1.038亿 | 10.01% | 8294万 | 10.41% | 2089万 | 8.68% | 20.12% | |
其他(补充) | 2542万 | 2.45% | 1605万 | 2.01% | 937.0万 | 3.90% | 36.86% | |
按地区分类 | 国内 | 10.12亿 | 97.55% | 7.809亿 | 97.99% | 2.312亿 | 96.10% | 22.84% |
其他(补充) | 2542万 | 2.45% | 1605万 | 2.01% | 937.0万 | 3.90% | 36.86% | |
公司专业从事汽车变速操纵控制系统和加速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变速操纵系统总成、电子加速踏板、汽车拉索等三大类。报告期内,中国汽车市场的淘汰赛不断加快,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和中国消费者信心尚需提升的情况下,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是提供更智能、更有竞争力和价格更合理的产品。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一方面,如何在紧密跟随行业技术变化及客户需求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质增效是公司经营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产品线,优化产品结构为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方向。报告期内,面对持续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继续修炼内功,努力增强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提升企业供应链协同效率,稳定公司的市场地位,充分利用公司在主导产品上的先发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利用规模优势,全面控制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保证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具体来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065.34万元,同比增加15.61%;营业利润21,205.63万元,同比增加17.69%;净利润为18,962.74万元,同比上升16.74%;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058.85万元,同比上升17.1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37.65万元,同比增加23.62%。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耕优势产品,全年公司主要产品变速操纵系统总成和电子加速踏板总成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电子换挡器总成销量达310万套,同比增加31.36%,电子加速踏板总成销量达743万套,同比增加29.44%,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配套吉利汽车、比亚迪、奇瑞汽车、赛力斯等客户的产品销量增加。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档位操纵器进入吉利宝腾、雷诺汽车等整车供应商体系,公司档位操纵系统执行机构已配套万里扬、巨一动力,新进入采埃孚、浮帧动力等供应商体系。公司产品电子加速踏板进入斯特兰蒂斯、雷诺汽车、上汽奥迪、广汽丰田等整车供应商体系。为丰富公司产品线,公司拓展产品汽车制动踏板进入上海汽车、奇瑞、赛力斯等客户供应商体系,并实现小批量供货。从长期来说,公司将持续保持应有的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力度,立足国内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保证并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国内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大产品开发投入,深耕细作,提升市场占有率;国际方面,公司将顺应中国汽车出口潮流,逐步推行“走出去”战略,以期进一步突破国际市场,将公司产品推广进入更多的国际车厂。未来公司将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指引、行业发展趋势、市场与客户需求、产品研发创新特点等情况,综合考虑有序推进相关业务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引入了电子加速踏板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2条,电子换挡器全自动生产线1条,SMT贴片产线2条,生产效率提升,公司产品规模效益显现;在生产管理方面,我们优化了生产流程,利用生产管理系统,保障单件产品能够实现精确追溯,且生产数据能够目视化,提升管理效率。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以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和体系化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提升工作,综合效益稳中有升。报告期内,公司各项期间费用的控制依然较为稳定和有效;报告期内,受客户降价因素影响,报告期内的主营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高发电子江北生产基地(一期)厂房建设顺利竣工验收,于2024年11月转入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相关权证业已办妥。后续公司将根据生产经营情况,逐步提升产能安排。公司全资子公司高发新能源江北生产基地(二期)厂房建设顺利推进,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建设,但项目建设过程中仍可能面临宏观经济、市场环境、有关部门审批手续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实施进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耀明医疗销售团队建立,启动了腹腔镜气腹机系统的市场试用,后续将根据其市场反馈情况稳步推进销售。耀明医疗以研发创新为源头、以销售渠道为基础、以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引领、以临床终端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医疗器械中的外科微创手术机械及配件领域。公司产品腹腔镜气腹机系统主要应用于外科微创手术领域,相较于传统产品,耀明气腹系统实现了排气及排烟等多功能,并已提交相关专利申请。报告期内,为保持公司主要产品的先发优势及其长期的竞争优势,公司持续进行产品优化升级,在新产品研发上持续不断投入,报告期内公司总计投入研发费用6,609.1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52%,研发人员达到193人,获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后劲。报告期内,为突破国际市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新加坡高发及全资孙公司马来西亚高发,并于2024年11月纳入公司合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