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一般项目: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光通信设备制造;光通信设备销售;网络设备制造;网络设备销售;物联网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应用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光电子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光缆销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软件销售;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硬件销售;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电池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云计算设备制造;云计算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电气设备修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建设工程施工;电气安装服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主营构成分析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通信行业 2.667亿 47.54% 2.006亿 56.59% 6607万 32.01% 24.78%
车联网行业 2.553亿 45.52% 1.327亿 37.43% 1.226亿 59.41% 48.03%
医疗行业 3892万 6.94% 2121万 5.98% 1771万 8.58% 45.50%
按产品分类 车联网 2.553亿 45.52% 1.327亿 37.43% 1.226亿 59.41% 48.03%
机柜、机箱类产品 1.768亿 31.53% 1.315亿 37.09% 4538万 21.98% 25.66%
工业控制类产品 4927万 8.78% 3881万 10.95% 1046万 5.07% 21.23%
其他 4184万 7.46% 3067万 8.65% 1116万 5.41% 26.69%
医疗信息化产品 3765万 6.71% 2087万 5.89% 1678万 8.13% 44.57%
按地区分类 国内 4.818亿 85.89% -- -- -- -- --
国外 7913万 14.11% -- -- -- -- --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车联网 9946万 44.26% 5421万 37.54% 4525万 56.32% 45.49%
通信类产品 5545万 24.67% 4076万 28.23% 1469万 18.28% 26.49%
其他主营业务 4486万 19.96% 3493万 24.19% 992.8万 12.36% 22.13%
医疗信息化产品 2090万 9.30% 1187万 8.22% 903.2万 11.24% 43.21%
其他(补充) 406.8万 1.81% 262.9万 1.82% 143.9万 1.79% 35.37%
按产品分类 车联网 9946万 44.26% 5421万 37.54% 4525万 56.32% 45.49%
通信类产品 5545万 24.67% 4076万 28.23% 1469万 18.28% 26.49%
工业控制类产品 2817万 12.53% 2227万 15.42% 589.9万 7.34% 20.94%
医疗信息化产品 2090万 9.30% 1187万 8.22% 903.2万 11.24% 43.21%
其他 2076万 9.24% 1529万 10.59% 546.8万 6.81% 26.34%
按地区分类 华东 1.672亿 74.38% 1.045亿 72.37% 6265万 77.99% 37.48%
其他 2455万 10.92% 1416万 9.81% 1039万 12.93% 42.32%
西南 943.2万 4.20% 773.8万 5.36% 169.3万 2.11% 17.95%
华南 644.9万 2.87% 435.2万 3.01% 209.7万 2.61% 32.52%
华中 570.6万 2.54% 504.9万 3.50% 65.68万 0.82% 11.51%
东北 521.9万 2.32% 442.9万 3.07% 78.97万 0.98% 15.13%
华北 403.2万 1.79% 264.0万 1.83% 139.2万 1.73% 34.52%
西北 219.9万 0.98% 153.1万 1.06% 66.73万 0.83% 30.35%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通信行业 2.682亿 51.51% 2.003亿 63.87% 6790万 32.79% 25.32%
车联网 1.778亿 34.16% 5956万 18.99% 1.183亿 57.12% 66.51%
医疗行业 4671万 8.97% 2814万 8.97% 1856万 8.96% 39.74%
工控产品 2794万 5.37% 2562万 8.17% 232.8万 1.12% 8.33%
按产品分类 车联网 1.778亿 34.16% 5956万 18.99% 1.183亿 57.12% 66.51%
ODN及机柜产品 1.124亿 21.58% 9064万 28.90% 2174万 10.50% 19.34%
其他 1.078亿 20.71% -- -- -- -- --
医疗信息化产品 4176万 8.02% 2250万 7.18% 1926万 9.30% 46.11%
无线接入产品 3420万 6.57% -- -- -- -- --
工控产品 2794万 5.37% 2562万 8.17% 232.8万 1.12% 8.33%
光器件 1874万 3.60% -- -- -- -- --
通信信息化技术集成服务 0.000 -- -- -- -- -- --
运维服务 0.000 -- -- -- -- -- --
按地区分类 华东地区 3.504亿 67.30% 1.994亿 63.60% 1.510亿 72.91% 43.08%
其他地区 6001万 11.53% -- -- -- -- --
西北地区 2848万 5.47% -- -- -- -- --
西南地区 2656万 5.10% -- -- -- -- --
华南地区 2135万 4.10% -- -- -- -- --
华北地区 1592万 3.06% -- -- -- -- --
华中地区 1293万 2.48% -- -- -- -- --
东北地区 500.4万 0.96% -- -- -- -- --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通信行业 1.267亿 56.77% -- -- -- -- --
车联网 6466万 28.96% -- -- -- -- --
医疗行业 1628万 7.29% -- -- -- -- --
工控产品 1560万 6.99% -- -- -- -- --
按产品分类 车联网 6466万 28.96% 2236万 16.14% 4229万 49.92% 65.41%
ODN及机柜产品 6073万 27.20% 4030万 29.08% 2043万 24.12% 33.65%
其他 5383万 24.11% -- -- -- -- --
医疗信息化产品 1628万 7.29% 854.9万 6.17% 773.1万 9.13% 47.49%
工控产品 1560万 6.99% -- -- -- -- --
光器件 901.0万 4.04% -- -- -- -- --
无线接入产品 317.6万 1.42% -- -- -- -- --
按地区分类 华东地区 1.561亿 69.92% -- -- -- -- --
其他地区 2752万 12.32% -- -- -- -- --
西南地区 1236万 5.54% -- -- -- -- --
西北地区 874.2万 3.92% -- -- -- -- --
华中地区 740.0万 3.31% -- -- -- -- --
华南地区 466.5万 2.09% -- -- -- -- --
华北地区 417.6万 1.87% -- -- -- -- --
东北地区 230.5万 1.03% -- -- -- -- --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通信行业(含信息化技术集成及运维服务) 3.098亿 60.89% 2.632亿 74.86% 4659万 29.64% 15.04%
车联网 1.200亿 23.60% 3606万 10.26% 8399万 53.43% 69.96%
医疗行业 5442万 10.70% 3357万 9.55% 2085万 13.27% 38.31%
工控产品 2450万 4.82% 1874万 5.33% 575.5万 3.66% 23.49%
按产品分类 其他 1.439亿 28.28% -- -- -- -- --
车联网 1.200亿 23.60% 3606万 10.26% 8399万 53.43% 69.96%
ODN及机柜产品 1.079亿 21.20% 8654万 24.62% 2132万 13.56% 19.77%
通信信息化技术集成服务 5312万 10.44% 5186万 14.75% 125.7万 0.80% 2.37%
医疗信息化产品 4264万 8.38% 2588万 7.36% 1676万 10.66% 39.30%
工控产品 2450万 4.82% 1874万 5.33% 575.5万 3.66% 23.49%
无线接入产品 803.8万 1.58% -- -- -- -- --
光器件 661.8万 1.30% -- -- -- -- --
运维服务 200.9万 0.40% -- -- -- -- --
按地区分类 华东地区 3.074亿 60.42% 1.841亿 52.38% 1.232亿 78.41% 40.10%
华中地区 1.072亿 21.07% 1.003亿 28.54% 687.2万 4.37% 6.41%
其他地区 2393万 4.70% -- -- -- -- --
华北地区 2215万 4.35% -- -- -- -- --
西南地区 1763万 3.46% -- -- -- -- --
华南地区 1495万 2.94% -- -- -- -- --
西北地区 1138万 2.24% -- -- -- -- --
东北地区 412.3万 0.81% -- -- -- -- --
 
经营评述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包括通信类产品、车联网连接平台及服务、智算与智驾工具链产品及服务,以及医疗信息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通信类产品公司生产的通信类产品主要有配线架(柜)、光(电)缆交接箱、户外机柜、交直流电源分配列柜、交直流配电箱、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光纤分配(分纤)箱、综合集装架、网络机柜、微模块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数据机房资产管理系统、环网柜、通信系统配件、工业机柜(满足锂电、风电、储能、轨交控制、装备等特殊行业需求)等。该类产品广泛用于IDC机房、数字通信机房,云平台建设、通讯网络、国家高铁、轨道交通等众多领域,在行业内保持了较好的市场口碑。部分产品图示如下:2、车联网连接平台及服务公司打造“揽海”全球车联ONESIM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车联网专网及连接管理平台,凭借自主的eSIM及5G双卡等技术赋能汽车网联,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包括连接管理、车联运维、流量运营、全球洞察及合规管理服务,帮助车企简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管理运维成本、丰富业务运营能力并提升海外联网服务质量,通过一张物料、一个平台、一次对接,实现全球一卡通用,助力车企拓展全球市场。同时根据车企需求,帮助主机厂商建立连接管理平台(CMP)、车联网业务管理平台(MNO)、车联网运营平台(TOSP)。(1)“揽海”全球车联ONESIM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瞄准当前网联汽车出海出现的物料管理难、合规要求高、跨区调货难、漫游服务差、漫游价格贵等几大痛点,打造出“揽海”全球车联ONESIM一站式解决方案。该方案凭借自主的eSIM及5G双卡等技术,通过一个平台、一次对接、一张物料、实现全球一卡通,帮助车企简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出海落地效率,轻松拓展海外市场。(2)车联网连接管理平台(CMP)、车联网业务管理平台(MNO)、车联网运营平台(TOSP)公司根据车企需求,帮助主机厂商建立连接管理平台(CMP)、车联网业务管理平台(MNO)、车联网运营平台(TOSP)三大平台。其中:连接管理平台(CMP):面向B端主机厂,包含车联网业务管理平台(MNO),以及汽车联网的数据传输、数据资源管理;车联网业务管理平台(MNO):面向B端主机厂,包含SIM卡管理、增值套餐管理、账号管理、流量池管理、订单管理、短信管理等业务;车联网运营平台(TOSP)是B2B2C模式,面向主机厂的C端车主进行用户运营、流量运营、加油充电、商城运营、车主权益等综合性的生态运营。3、智算与智驾工具链产品及服务目前公司在智驾行业布局共有两方面,分别是:公司自研“遨云”自动驾驶综合解决方案、优咔常州智算中心。(1)“遨云”自动驾驶综合解决方案围绕智驾工具链公司自研“遨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该方案为“端管云边”一体化协同架构,拥有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平台产品,基于算力、存储等底层能力,可满足现有车企客户自动驾驶/高阶辅助驾驶产品开发(如端到端大模型)中的数据闭环需求,帮助主机厂客户构建自主可控的自动驾驶数据处理(涵盖数据“采集-处理-标注-训练-仿真”的全链路闭环)、算法训练及仿真平台,加速汽车主机厂自动驾驶算法的研发与迭代,助力车企客户快速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自主研发。(2)优咔常州智算中心结合运营商安全可信的国家云的背书、NVIDIA最新的智算架构,公司在常州落地自动驾驶云服务智算中心——常州首个“端管云边”自动驾驶云算力平台,全球首个采用英伟达H20服务器构建的自动驾驶工具链平台,也是英伟达在中国汽车领域探索AIEnterprise产品与服务的首个平台。该智算中心目前可提供智算软硬件综合服务(包含算力租赁服务)。4、医疗信息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医疗信息化产品主要有各类移动医疗护理工作站、移动医生工作站、床前移动结算工作站、手术室智能更衣管理系统、智能耗材管理柜、毒麻药柜和智能屋、通道识别设备及监控识别装置、标本管理系统、诊间报道工作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等产品,属于医疗信息化终端产品。该类产品主要客户为各大医院。部分产品图示如下:(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严格执行采购制度,建立了完备的供应商渠道。为保障原材料供给,公司设有供应链管理部,其职能包括:合理安排常用物料备货计划;招标采购生产所需原辅料、设备设施;对采购信息进行审核、归集、处理和分析;负责供应商管理及考核。采购员需在权限范围内对已确定的采购价格和相关入库凭证进行价格复核,超权限范围的则由采购部负责人审核。采购部负责人对照合同或订单对采购发票进行数量、规格、价格等方面的审核,核查无误后交由公司财务部门及管理层审核,并最终付款。2、生产模式公司通信及医疗产品的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受终端采购的影响,公司在销售活动中获得订单为定制产品,订单特征表现为“种类多、批次多、批量小”。公司生产主要由制造中心负责,制造中心下辖各生产车间、生产计划组、设备组,质量管理部则负责质量及体系管理,部分具备条件的产品通过OEM外协生产。公司车联网服务类产品则是根据新项目的需求,与客户、供应商(运营商)签订三方协议规范各自在项目中的职能,再由公司安排技术人员在现有服务平台基础上开发对应项目的接口,各项功能、安全性等的验证。项目完成验收后交付客户,并提供持续服务。3、销售模式公司车联网业务模式是向基础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采购基础的通信服务与内容服务。公司自主研发了面向车企的连接管理与生态服务平台,向车企提供车联网连接与生态运营产品与服务。其销售模式主要通过参与车企的新车型/新平台供应商遴选流程,以多轮技术交流及商务应答方式参与车企的招标或者议标,获得新车型或新平台的标的。公司通信业务主要客户为三大通信运营商、广电和铁路通信公司等。三大通信运营商、福建广电等采用集采招标的模式确定供应商,铁路通信公司采用签订框架协议并逐单议价的方式进行采购。医疗信息化产品的主要客户为医院,医院的信息化设备由医院委托当地政府招标、办公室统一招标或直接采购,其他行业客户也主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获得订单。配合主要客户的招标流程,公司设有营销中心,各事业部下属也配有产品与市场组,用以收集客户需求,并制作招标文件参与招标,中标后由各销售大区获取具体订单,售后服务部则统一负责售后服务。(三)公司未来业绩驱动因素1、优化传统业务,加大优势产品投入《中国算力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位居世界前列。为了满足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数据中心的部署也如火如荼。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市场规模达到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预计到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37.3EFLOPS,市场规模将达到259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36.2%。公司近两年来在确保传统市场稳固的前提下通过引进人才、组建团队、开发针对算力客户的产品等方式大力拓展以提供算力服务的第三方IDC客户,从而实现快速切入智算数据中心的市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工业控制机柜需求占全球30%以上,2023年市场规模约250亿元人民币,未来5年CAGR预计8%-10%(工信部《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工信部印发的《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明确以5G-A/6G、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为核心方向,加速新型工业控制体系建设。由工信部印发的《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中指出支持TSN设备、工业算力设备、虚拟化控制器、信息模型等产品研发,推动内嵌5G芯片、模组的智能设备发展,促进新型工业网络产品产业化。政策发力与技术升级加速了工控系统软硬解耦与智能化的进程,推动了边缘计算、AI与工控机深度融合,激发了通信、工控领域的发展潜力。新能源(光伏/储能/电动汽车产线)、轨道交通自动化等领域呈现爆发式需求。针对工控市场,公司在战略上通过聚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这个大赛道,在战术上采取紧盯细分行业龙头,树立“灯塔”项目,提高产品定制化能力和服务等方面,从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未来在智能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驱动下,公司的工控产品将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2、政策持续利好,行业前景广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5G渗透率从2023年7.5%跃升至15.4%,并随着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业务迅猛发展,5G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率先推进L3级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测试及商业化试点,并加速“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Robotaxi项目也在多城开展全无人测试,L3级车型进入量产阶段,端到端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及合成数据技术显著提升感知决策能力。2024年L2级辅助驾驶已在中国市场实现55.7%的渗透率,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通过北京、武汉等试点城市的法规突破,正逐步走向商业化量产。公司顺应政策与行业的发展趋势,已通过5G双卡、自动驾驶数据闭环等产品进行相应布局。3、技术扩展空间大,核心能力迁移性高公司的智能网联技术,如eSIM、5G双卡技术,不止局限于车联网,也可用于物联网等需要实现网联的智能化场景中;公司推出的“遨云”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平台产品,当前可满足现有车企客户自动驾驶/高阶辅助驾驶产品开发中的数据闭环需求,帮助主机厂客户构建自主可控的自动驾驶数据处理、算法训练及仿真平台。该数据闭环工具链平台产品中涉及到数据管理、模型训练、仿真模拟和数据合规等能力,也可拓展迁移至其他需要数据闭环的智能化场景中。未来公司将积极拓展能力边界,向人工智能的多元领域进军。4、出海带来新机遇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中国汽车出口已连续两年登全球榜首位置。其中,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出口量占比21.9%。亿欧智库在《2024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出海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SEV)出海规模预计2025年可以达到325亿美元,2028年达到1,396亿美元,2030年达到2,363亿美元,超过万亿人民币。随着海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进度加快,中东、欧洲等地区加速开放测试场景,海外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功能接受度快速提高、智能驾驶需求持续增长,中国车企凭借着电动化与智能化先发优势,通过“技术反哺”,加速走向国际市场。未来,中国车企将从“产品输出”逐渐向“生态共建”转型,最终形成“中国智造”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新格局。公司的全球车联ONESIM方案,通过自主的eSIM及5G双卡等技术,成功解决当前网联汽车出海出现的物料管理难、合规要求高、跨区调货难、漫游服务差、漫游价格贵等几大痛点,从而构建出多维竞争力,为车企出海创造关键机遇。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从事通信传输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从事通信交换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从事通信接入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从事通信配套服务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一、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跳纤系列产品中主要技术指标:1、插入损耗≤0.3dB;2、回波损耗≥50dB;3、工作波长1330-1690nm,此3个指标对传输速率影响最大,只有在满足条件情况下,速率才能达到最高。二、5G室外通信机柜中主要技术指标:1、导热系数≤0.041W/(m.k):2、防护等级IP554、3、抗震性能9级,此3个指标的满足,才能使内部设备能正常运行的保障,关键指标才能满足要求。三、数据中心微模块系列产品中主要技术指标:1、PUE值≤1.4;此指标直接关系着数据中心运行成本,我公司运用多种创新技术,如采用高压直流供电,高效电源转换技术,能效比高的变频空调,隔热和密封性能更好的冷通道技术等等,来保证此参数满足要求,也为我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2、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情况变化情况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订单情况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报告期,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优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省常州市高新区投资建设“自动驾驶云服务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约10,055.40万元,报告期已投入5,074.56万元,取得收益122.89万元。1、概述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56,087.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30.7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8,214.3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22%。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万马科技通信业务因2024年度项目实施周期影响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其次,公司车联网业务因海外业务拓展、市场人员引入导致全资子公司优咔科技销售费用增加明显;此外,因全资子公司优咔科技新增数据闭环以及智算业务能力的战略投入、以及研发技术的人员引入导致研发费用有所增加。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工作情况如下:1、推动成长业务板块,积极拥抱行业趋势公司积极拥抱网联化、智能化的行业趋势,推动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算网一体化竞争优势,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工具链,形成“智算+连接”产品矩阵。公司在报告期内落地了优咔常州智算中心、发布了优咔“遨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推出了全球车联ONESIM和“遨云”端到端全链路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两大创新技术。公司当前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连接管理服务商。截至2024年底,车联网业务连接总数已超过1,400万,其中国内连接数逾1,300万,海外连接数逾100万。公司凭借自身车联网连接管理业务的突出的技术优势以及快速响应的服务能力,成功与吉利、理想、上汽、东风、岚图、智己、高合等知名汽车厂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依托智算中心和数据闭环工具链的优势,公司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英伟达等行业领先AI企业展开紧密合作。公司未来会继续促进成长业务板块的发展,深度参与进人工智能加速演进的浪潮中,为多种智能化场景赋能,推动智能产业从研发到落地的全链条升级。2、优化传统业务,巩固业务基本盘由于当前通信行业竞争相对充分、医疗信息化领域也面临着外部环境和政策带来的瓶颈期,业务发展速度较缓慢。公司做出优化调整,在产品上通过降本提质、加速迭代升级、推进产品标准化、高端化等措施做出改善;在客户服务上加快响应速度、攻关客户痛点,立足现有优质客户争取扩大份额、围绕头部第三方数据中心客户进行定点突破;在制造层面力求打造以标准化为基础,精益生产为核心的柔性化智能制造车间;在供应链管理上围绕“供应商管理-仓库管理-物流管理-价格管理”全链条进行优化升级;在组织架构层面实现岗位职责体系更明确、绩效考核体系更清晰、干部评价体系更合理、薪酬激励机制更有效。3、出海业务加速推进,促进全球化协同发展随着中国车企加速走向国际市场,公司积极推动全球业务生态的战略,加快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公司在全球部署六大数据中心(中国、东盟、欧洲、北美、西太平洋、中东),为提供更好的本地服务以及应对各地的合规要求,已经在香港、欧洲、阿联酋、新加坡等地成立分支机构,并已在巴西等监管严格的国家设立子公司。报告期内,公司加速推进海外业务,充分发挥自身的全球ONESIM技术方案优势,凭借自主的eSIM及5G双卡等技术,通过一个平台、一次对接、一张物料、实现全球一卡通,帮助车企简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出海落地效率拓展海外市场。新获得多处出海联网服务定点:与东风柳汽出行携手,成功拓展至欧洲、中东和中亚市场,为东风柳汽的出海车辆提供先进的车联网服务;与上汽海外出行达成重要合作,成功获得沙特市场的车联网服务定点;获得东风汽车定点,支持东风汽车拓展东南亚市场,通过应用优咔科技全球车联ONESIM方案,为东风的出海车辆提供先进的车联网服务。目前公司已为吉利提供车辆出海联网服务,另有海外定点客户东风柳汽、东风汽车、上汽、领克、银河等。公司将继续合作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运营商,携手自主车企,加速推进出海业务,助力提升公司品牌国际影响力和整体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持续发展创造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