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范围
许可项目:兽药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药品批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企业总部管理;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医疗器械 1.567亿 57.81% 3972万 36.83% 1.170亿 71.67% 74.65%
兽用生物制品 1.143亿 42.19% 6814万 63.17% 4620万 28.31% 40.41%
其他(补充) 2.338万 0.01% 2940 0.00% 2.044万 0.01% 87.42%
按产品分类 医疗器械 1.567亿 57.81% 3972万 36.83% 1.170亿 71.67% 74.65%
兽用生物制品 1.143亿 42.19% 6814万 63.17% 4620万 28.31% 40.41%
其他(补充) 2.338万 0.01% 2940 0.00% 2.044万 0.01% 87.42%
按地区分类 境内 2.709亿 99.94% 1.078亿 99.98% 1.630亿 99.91% 60.19%
境外 14.31万 0.05% 1.623万 0.02% 12.69万 0.08% 88.66%
其他(补充) 2.338万 0.01% 2940 0.00% 2.044万 0.01% 87.42%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动物疫苗 5620万 52.23% 3666万 65.25% 1954万 38.01% 34.77%
医疗器械 5140万 47.77% 1953万 34.75% 3187万 61.99% 62.01%
其他(补充) 682.6 0.00% 2940 0.01% -2257 0.00% -330.73%
按地区分类 华东地区 2841万 26.40% 772.1万 13.74% 2069万 40.24% 72.82%
华南地区 2466万 22.92% 1201万 21.37% 1266万 24.62% 51.32%
华北地区 2439万 22.67% 1018万 18.12% 1421万 27.63% 58.25%
西南地区 1337万 12.43% 632.4万 11.25% 705.1万 13.71% 52.72%
西北地区 678.8万 6.31% 724.9万 12.90% -46.15万 -0.90% -6.80%
华中地区 592.6万 5.51% 596.8万 10.62% -4.157万 -0.08% -0.70%
东北地区 391.0万 3.63% 672.3万 11.96% -281.3万 -5.47% -71.96%
出口 14.31万 0.13% 1.623万 0.03% 12.69万 0.25% 88.66%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兽用生物制品 1.233亿 51.22% 7430万 63.51% 4899万 39.60% 39.73%
医疗器械 1.079亿 44.80% 4062万 34.72% 6723万 54.34% 62.34%
其他(补充) 937.0万 3.89% 187.4万 1.60% 749.6万 6.06% 80.00%
其他 20.16万 0.08% 20.36万 0.17% -2016 0.00% -1.00%
按产品分类 兽用生物制品 1.233亿 51.22% 7430万 63.51% 4899万 39.60% 39.73%
医疗器械 1.079亿 44.80% 4062万 34.72% 6723万 54.34% 62.34%
其他(补充) 937.0万 3.89% 187.4万 1.60% 749.6万 6.06% 80.00%
其他 20.16万 0.08% 20.36万 0.17% -2016 0.00% -1.00%
按地区分类 境内 2.312亿 96.04% 1.151亿 98.38% 1.161亿 93.82% 50.21%
其他(补充) 937.0万 3.89% 187.4万 1.60% 749.6万 6.06% 80.00%
境外 17.32万 0.07% 1.759万 0.02% 15.57万 0.13% 89.85%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动物疫苗 7695万 60.17% -- -- -- -- --
医疗器械 5194万 40.61% -- -- -- -- --
按产品分类 动物疫苗 6677万 52.20% -- -- -- -- --
医疗器械 5174万 40.46% -- -- -- -- --
其他 938.6万 7.34% -- -- -- -- --
按地区分类 华东地区 3239万 25.32% -- -- -- -- --
华北地区 2331万 18.23% -- -- -- -- --
华南地区 1943万 15.19% -- -- -- -- --
东北地区 1812万 14.17% -- -- -- -- --
西北地区 1379万 10.78% -- -- -- -- --
华中地区 1103万 8.63% -- -- -- -- --
西南地区 969.7万 7.58% -- -- -- -- --
出口 12.24万 0.10% -- -- -- -- --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兽用生物制品 2.040亿 68.00% 9346万 75.93% 1.105亿 62.48% 54.18%
医疗器械 9600万 32.00% 2963万 24.07% 6637万 37.52% 69.14%
按产品分类 兽用生物制品 2.040亿 68.00% 9346万 75.93% 1.105亿 62.48% 54.18%
医疗器械 9600万 32.00% 2963万 24.07% 6637万 37.52% 69.14%
按地区分类 境内 3.000亿 99.99% 1.231亿 100.00% 1.769亿 99.99% 58.97%
境外 2.435万 0.01% 2550 0.00% 2.180万 0.01% 89.53%
 
经营评述

2024年,对于公司发展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在报告期内实现了收入、利润的“双增长”,2024年度实现收入27,103.98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2.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18.03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72.28%;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03.37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24%。公司各项业务发展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呈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具体如下:1、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助力公司实现业绩突破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收购了瑞盛生物55%的股权,引入符合战略规划、行业发展前景可观的口腔再生材料资产,建立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和升级,并巩固深化“人保”业务版图。瑞盛生物2024年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16.59万元,超额完成2024年度业绩承诺的12,500万元,合并报表后使得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的日常经营业绩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公司出售了所持有的开曼药明海德30%少数股权,将短期内难以达到投资预期以及难以控制其经营决策的资产进行出售变现,获取投资回报,聚焦可控资源,为公司创造更多流动性,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公司通过出售开曼药明海德实现投资收益超过10,000万元,使得公司非经常损益大幅增加。2、剥离长期亏损资产,实现业务转型升级杨凌金海自成立以来,由于各种内外部的原因,始终处于亏损的状态,虽然自2021年起,公司通过收回外资股东股权并增资、引进新的管理层加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杨凌金海的亏损有所减少,但是面对目前严峻的行业形势以及单一产品的问题,使得杨凌金海在当前严酷竞争中存在更大的劣势,客观上加大扭亏为盈的难度,预计亏损的情况仍将持续,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因此随着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实施的完成,公司将长期亏损的、已经处于负资产状态的杨凌金海76.07%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并收回了所有对杨凌金海的借款本息合计244,889,521.16元,大幅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股东权益、净资产明显增加,资产负债率大大降低,现金实力显著增强,进一步优化了公司资产结构和资源配置,对后续主业发展提供有利支撑,符合公司新的战略发展方向。杨凌金海股权的出售意味着公司“动保”业务的全面剥离,公司主业将进一步清晰,实现了“动保”和“人保”并行到专注“人保”的转型升级。3、IVD业务面对挑战和机遇,在变革中求发展2024年,IVD行业全面集采落地,医保控费导致价格大幅下降,叠加医疗反腐等一系列政策,行业内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倒逼行业整合,小企业加速淘汰,市场向头部企业靠拢,整个行业发展迎来“阵痛”期。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有挑战更有机遇,捷门生物迎难而上,虽然报告期由于价格下降以及下游部分中小客户的淘汰使得业绩有所下降,但是得益于前几年在大客户方面的布局,前三大客户采购量不降反增;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导入行业内领先的技术平台,使得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同时通过推进自研和日本研发机构的合作,在上游原料端也有所突破,在进一步降低对进口原料依赖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成本,利用高性价比的产品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有利于捷门生物抓住在行业变革中“国产替代”的重要机遇,实现突破和更好的发展。4、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提升“关键少数”履职能力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监督与检查,严格规范公司内部控制工作,改善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同时,严格执行公司《子公司管理制度》,对子公司的治理结构、财务及人事管理、经营决策管理、重大信息管理等方面明确管理要求,全面加强对下属公司的管控力度,对控股子公司的组织、资产及运作进行风险控制,提高控股子公司整体运作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公司也高度重视控股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关键少数”的职责履行和风险防控。公司控股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不存在超越股东大会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决策和经营活动的行为。报告期内,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都参加了有关“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分析”及专项的合规培训,均进行了考试并成绩合格,帮助有关人员吸取相关教训,进一步提升“关键少数”人员的合规意识和履职能力。